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牽頭部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部際聯席會(hui) 議成員單位辦公廳(室):
為(wei)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個(ge) 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2018〕41號)、《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國務院關(guan) 於(yu) 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製度加快推進社會(hui) 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構建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強化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協同共治,促進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現就加強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建設有關(guan) 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ti) 要求
2019年1月1日起全麵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ge) 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著眼於(yu) 優(you) 化稅收製度、推動經濟發展、惠及百姓民生作出的一項重大決(jue) 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hui) 精神,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總體(ti) 要求和部署,以培育誠信意識、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根本,建立健全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記錄,完善守信激勵與(yu) 失信懲戒機製,加強個(ge) 人信息安全和權益維護,有效引導納稅人誠信納稅,公平享受減稅紅利,推動稅務領域信用體(ti) 係建設邁上新台階。開展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建設,要堅持依法推進原則,嚴(yan) 格依照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機製;要堅持業(ye) 務協同原則,充分發揮各業(ye) 務主管部門在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建設中的組織引導和示範推動作用,形成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建設合力;要堅持權益保護原則,注重納稅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健全信用修複機製,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
二、建立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管理機製
(一)全麵實施個(ge) 人所得稅申報信用承諾製。稅務部門在個(ge) 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信息表等表單中設立格式規範、標準統一的信用承諾書(shu) ,納稅人需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作出守信承諾。信用承諾的履行情況納入個(ge) 人信用記錄,提醒和引導納稅人重視自身納稅信用,並視情況予以失信懲戒。
(二)建立健全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記錄。稅務總局以自然人納稅人識別號為(wei) 唯一標識,以個(ge) 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記錄、專(zhuan) 項附加扣除信息報送記錄、違反信用承諾和違法違規行為(wei) 記錄為(wei) 重點,研究製定自然人納稅信用管理的製度辦法,全麵建立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采集、記錄、查詢、應用、修複、安全管理和權益維護機製,依法依規采集和評價(jia) 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形成全國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庫,並與(yu)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數據共享機製。
(三)建立自然人失信行為(wei) 認定機製。對於(yu)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ge) 人所得稅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存在偷稅、騙稅、騙抵、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惡意舉(ju) 報、虛假申訴等失信行為(wei) 的當事人,稅務部門將其列入重點關(guan) 注對象,依法依規采取行政性約束和懲戒措施;對於(yu) 情節嚴(yan) 重、達到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標準的,稅務部門將其列為(wei) 嚴(yan) 重失信當事人,依法對外公示,並與(yu)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
三、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製
(一)對個(ge) 人所得稅守信納稅人提供更多便利和機會(hui) 。探索將個(ge) 人所得稅守信情況納入自然人誠信積分體(ti) 係管理機製。對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記錄持續優(you) 良的納稅人,相關(guan) 部門應提供更多服務便利,依法實施綠色通道、容缺受理等激勵措施;鼓勵行政管理部門在頒發榮譽證書(shu) 、嘉獎和表彰時將其作為(wei) 參考因素予以考慮。
(二)對個(ge) 人所得稅嚴(yan) 重失信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稅務部門與(yu) 有關(guan) 部門合作,建立個(ge) 人所得稅嚴(yan) 重失信當事人聯合懲戒機製,對經稅務部門依法認定,在個(ge) 人所得稅自行申報、專(zhuan) 項附加扣除和享受優(you) 惠等過程中存在嚴(yan) 重違法失信行為(wei) 的納稅人和扣繳義(yi) 務人,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相關(guan) 信息並建立信用信息數據動態更新機製,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
四、加強信息安全和權益維護
(一)強化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稅務部門依法保護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積極引導社會(hui) 各方依法依規使用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各地區、各部門要按最小授權原則設定自然人納稅信用信息管理人員權限。加大對信用信息係統、信用服務機構數據庫的監管力度,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和個(ge) 人隱私,確保國家信息安全。
(二)建立異議解決(jue) 和失信修複機製。對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記錄存在異議的,納稅人可向稅務機關(guan) 提出異議申請,稅務機關(guan) 應及時回複並反饋結果。自然人在規定期限內(nei) 糾正失信行為(wei) 、消除不良影響的,可以通過主動做出信用承諾、參與(yu) 信用知識學習(xi) 、稅收公益活動或信用體(ti) 係建設公益活動等方式開展信用修複,對完成信用修複的自然人,稅務部門按照規定修複其納稅信用。對因政策理解偏差或辦稅係統操作失誤導致輕微失信,且能夠按照規定履行涉稅義(yi) 務的自然人,稅務部門將簡化修複程序,及時對其納稅信用進行修複。
五、強化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統籌實施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管理工作,完善配套製度建設,建立聯動機製,實現跨部門信用信息共享,構建稅收共治管理、信用協同監管格局。要建立工作考核推進機製,對本地區、本部門個(ge) 人所得稅納稅信用建設工作要定期進行督促、指導和檢查。
(二)加強納稅人誠信教育。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渠道,做好個(ge) 人所得稅改革的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加大依法誠信納稅的宣傳(chuan) 力度;依托街道、社區、居委會(hui) ,引導社會(hui) 力量廣泛參與(yu) ,褒揚誠信、懲戒失信,提升全社會(hui) 誠信意識,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