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法規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稅收規範性文件製定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wei) 規範稅收規範性文件製定和管理工作,促進稅務機關(guan) 依法行政,根據國務院《全麵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等規定,結合稅務機關(guan) 工作實際,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稅收規範性文件,是指縣以上(含本級)稅務機關(guan) 依照法定職權和規定程序製定並公布的,規定納稅人、扣繳義(yi) 務人及其他稅務行政相對人(以下簡稱稅務行政相對人)權利、義(yi) 務,在本轄區內(nei) 具有普遍約束力並反複適用的文件。
   國家稅務總局製定的稅務部門規章,不屬於(yu) 本辦法所稱的稅收規範性文件。
   第三條 稅收規範性文件的起草、審核、決(jue) 定、公布、備案、清理等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製定稅收規範性文件,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及上級稅收規範性文件的規定,堅持公開、統一、效能的原則,並遵循本辦法規定的製定規則和製定程序。
   第五條 稅收規範性文件不得設定稅收開征、停征、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事項,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行政強製,行政事業(ye) 性收費以及其他不得由稅收規範性文件設定的事項。經國務院批準的設定減稅、免稅等事項除外。
   第六條 縣稅務機關(guan) 製定稅收規範性文件,必須依據法律、法規、規章或省以上(含本級)稅務機關(guan) 稅收規範性文件的明確授權;沒有授權又確需製定稅收規範性文件的,應當提請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製定。
   縣以下稅務機關(guan) 及各級稅務機關(guan) 的內(nei) 設機構、派出機構、直屬機構和臨(lin) 時性機構,不得以自己的名義(yi) 製定稅收規範性文件。  
   第二章 製定規則  
   第七條 稅收規範性文件可以使用“辦法”、“規定”、“規程”、“規則”等名稱,但不得稱 “條例”、“實施細則”、“通知”或“批複”。
   上級稅務機關(guan) 針對下級稅務機關(guan) 有關(guan) 特定稅務行政相對人的特定事項如何適用稅收法律、法規、規章或稅收規範性文件所做的批複,需要抄送本轄區的,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的製定規則和製定程序製定稅收規範性文件,並使用稅收規範性文件的名稱。
   第八條 稅收規範性文件應當根據內(nei) 容需要,明確製定目的和依據、適用範圍、主體(ti) 、權利義(yi) 務、具體(ti) 規範、操作程序、施行日期或有效期限等內(nei) 容。
   第九條 製定稅收規範性文件,應當做到內(nei) 容具體(ti) 、明確,內(nei) 在邏輯嚴(yan) 密,語言規範、簡潔、準確,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條 除內(nei) 容複雜的外,稅收規範性文件一般不分章、節。
   需要分章、節、條、款、項、目的稅收規範性文件,章、節應當有標題,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加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圓括號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
   第十一條 上級稅務機關(guan) 需要下級稅務機關(guan) 對規章和稅收規範性文件做出補充規定的,可以授權下級稅務機關(guan) 製定具體(ti) 的實施辦法。
   被授權稅務機關(guan) 不得將該項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guan) 。
   第十二條 稅收規範性文件由製定機關(guan) 負責解釋。
   製定機關(guan) 不得將稅收規範性文件的解釋權授予本級機關(guan) 的內(nei) 設機構或下級稅務機關(guan) 。
   第十三條 稅收規範性文件不得溯及既往,但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稅務行政相對人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第十四條 稅收規範性文件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
   對公布後不立即施行有礙執行的稅收規範性文件,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經授權對規章或上級稅收規範性文件做出補充規定的稅收規範性文件,施行時間可與(yu) 規章或上級稅收規範性文件的施行時間相同。  
   第三章 製定程序    
   第十五條 稅收規範性文件由製定機關(guan) 業(ye) 務主管部門負責起草;內(nei) 容涉及兩(liang) 個(ge) 或者兩(liang) 個(ge) 以上部門的,由製定機關(guan) 負責人指定牽頭起草部門。
   第十六條 各級稅務機關(guan) 從(cong) 事政策法規工作的部門或人員(以下簡稱法規部門)負責對稅收規範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
   未經法規部門審核的稅收規範性文件,辦公廳(室)不予核稿,局領導不予簽發。
   第十七條 起草稅收規範性文件,應當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聽取相關(guan) 各方意見。必要時,起草部門應當邀請法規部門一並聽取意見。
   聽取意見可以采取書(shu) 麵、網上征求意見或召開座談會(hui) 、論證會(hui) 、聽證會(hui) 等多種形式。
   第十八條 起草稅收規範性文件,應當明確列舉(ju) 將被該文件廢止的文件的名稱、文號及條款。
   同一事項已由多個(ge) 稅收規範性文件做出規定,起草部門在起草同類文件時,應當對有關(guan) 文件進行歸並、整合。
   第十九條 形成起草文本後,起草部門應當將起草文本送交法規部門進行合法性審核。
   送交審核的起草文本,應當由起草部門負責人簽署。
   起草文本內(nei) 容涉及征管業(ye) 務及其工作流程的,應當於(yu) 送交審核前會(hui) 簽征管科技部門;涉及其他業(ye) 務主管部門工作的,應當於(yu) 送交審核前一並會(hui) 簽相關(guan) 業(ye) 務主管部門。
   第二十條 起草部門將起草文本送交審核時,應一並提供下列材料:
   (一)起草說明。起草說明應包括製定目的、製定依據、必要性與(yu) 可行性、起草過程、對起草文本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協調情況、日常清理結果及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二)製定依據。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及稅收規範性文件的名稱、文號。必要時,提供紙質或電子文本。
   (三)會(hui) 簽單位及其他被聽取意見單位的意見及采納情況。
   (四)其他相關(guan) 材料。
   第二十一條 對內(nei) 容簡單的稅收規範性文件,起草部門在征求意見、提供材料等方麵可以從(cong) 簡適用本辦法第十七條、第二十條的規定。
   從(cong) 簡適用第二十條的,必須提供起草說明。
   第二十二條 法規部門應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對起草文本進行合法性審核:
   (一)是否符合本辦法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的要求;
   (二)是否符合本辦法第二章有關(guan) 製定規則的要求;
   (三)是否聽取相關(guan) 各方的意見,並對采納情況作出說明。
   第二十三條 法規部門應當認真研究各方意見和相關(guan) 問題,並根據不同情況提出審核意見:
   (一)認為(wei) 起草部門應當補充聽取意見,或者對已征求的重大分歧意見采納情況沒有合理說明的,退回起草部門補充聽取意見或作出進一步說明;
   (二)認為(wei) 起草文本存在問題,經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提出書(shu) 麵審核意見;
   (三)認為(wei) 起草文本沒有問題的,提出無異議審核意見。
   第二十四條 經審核無異議,或者雖有不同意見但經過協商已與(yu) 起草部門達成一致的,法規部門應當在簽署同意意見後,按公文處理程序報局領導簽發。
   第二十五條 對審核中存在不同意見且經過協商仍存在意見分歧的起草文本,法規部門應當將書(shu) 麵審核意見和起草文本一並退回起草部門,由起草部門將各方意見、理由及相關(guan) 材料報局領導進行協調或裁定。
   第二十六條 稅務機關(guan) 與(yu) 其他機關(guan) 聯合製定涉稅文件,省以下稅務機關(guan) 代地方人大、政府起草涉稅文件,業(ye) 務主管部門應當將起草文本或會(hui) 簽文本送交法規部門進行合法性審核。
   第二十七條 稅收規範性文件應當由局領導簽發,以公告形式公布,並及時在本級政府公報、稅務部門公報、本轄區範圍內(nei) 公開發行的報紙或者在政府網站、稅務機關(guan) 網站上刊登。
   不具備本條第一款規定公布條件的稅務機關(guan) ,應當在辦稅服務場所和公共場所通過公告欄或宣傳(chuan) 材料等形式,及時公布其製定的稅收規範性文件。
   第二十八條 製定機關(guan) 的起草部門和法規部門應當及時跟蹤了解稅收規範性文件的施行情況。
   對實施機關(guan) 或稅務行政相對人反映問題的文件,製定機關(guan) 應當及時進行分析、評估,並研究提出處理意見。  
   第四章 備案審查  
   第二十九條 省以下(含本級)稅務機關(guan) 應當於(yu) 稅收規範性文件發布之日起30日內(nei) 向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報送備案稅收規範性文件,於(yu) 每年年度終了後1個(ge) 月內(nei) 向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報送本年度發布的稅收規範性文件的目錄。
   第三十條 報送備案稅收規範性文件,應當填寫(xie) 《稅收規範性文件備案報告表》,並報送稅收規範性文件的電子文本。
   第三十一條 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的法規部門具體(ti) 負責稅收規範性文件的備案登記、審查監督和糾正違規等工作。
   業(ye) 務主管部門應當配合法規部門審查其職能範圍內(nei) 的稅收規範性文件,並按照規定時限向法規部門送交審查意見。
   第三十二條 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對報送備案的稅收規範性文件,就下列事項進行審查:
   (一)是否超越法定權限;
   (二)是否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及上級稅務機關(guan) 稅收規範性文件的規定;
   (三)是否違背製定規則或製定程序;
   (四)其他需要審查的內(nei) 容。
   第三十三條 經審查,稅收規範性文件超越權限,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及上級稅收規範性文件的規定,或者其規定明顯不適當的,由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責令製定機關(guan) 限期糾正。
   製定機關(guan) 應當按期糾正,並於(yu) 責令糾正期限屆滿之日起30日內(nei) ,將處理情況報告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
   第三十四條 對不報送備案或不按時報送備案的稅務機關(guan) ,由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通知製定機關(guan) 限期報送;逾期仍不報送的,給予通報,並責令限期改正。
   第三十五條 稅務行政相對人認為(wei) 稅收規範性文件違反稅收法律、法規、規章或上級稅收規範性文件的規定,可以向製定機關(guan) 或其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書(shu) 麵提出審查的建議,製定機關(guan) 或其上一級稅務機關(guan) 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有稅收規範性文件製定權的稅務機關(guan) 應當建立有關(guan) 異議處理的製度、機製。  
   第五章 文件清理    
   第三十六條 製定機關(guan) 應當對稅收規範性文件進行清理。
   清理采取日常清理和定期清理相結合的方法。
   第三十七條 日常清理由稅務機關(guan) 業(ye) 務主管部門負責。
   業(ye) 務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立法變化及稅收工作發展需要,按照本辦法第十八條的要求,對稅收規範性文件隨時進行清理。
   第三十八條 定期清理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部署,每2年開展一次。法規部門負責牽頭組織,業(ye) 務主管部門分工負責。
   業(ye) 務主管部門應當在規定期限內(nei) 列出需要清理的稅收規範性文件目錄,並提出清理意見;法規部門應當對業(ye) 務主管部門提出的文件目錄及清理意見進行匯總、審核。
   第三十九條 對清理中存在問題的稅收規範性文件,製定機關(guan) 應進行處理:
   (一)對存在以下情形的,宣布失效:
   1.執行時間過期;
   2.調整對象滅失。
   (二)對存在以下情形的,宣布撤銷或廢止:
   1.違反上位法規定;
   2.已被後文廢止。
   (三)對存在以下情形的,予以修訂:
   1.與(yu) 本機關(guan) 稅收規範性文件相矛盾;
   2.與(yu) 本機關(guan) 稅收規範性文件相重複;
   3.存在執行漏洞或者難以操作。
   第四十條 製定機關(guan) 應當及時公布日常清理結果,並在定期清理結束後統一公布失效、撤銷、廢止的文件目錄或條款。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解釋、修改或廢止稅收規範性文件,參照本辦法的有關(guan) 規定執行。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國家稅務總局關(guan) 於(yu) 印發〈稅收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5〕201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guan) 於(yu) 印發〈地方稅收法規規章、稅收規範性文件備查備案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208號)同時廢止。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