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guan) 於(yu) 其他有經營收入的單位和組織的征稅問題
(一)對實行自收自支、企業(ye) 化管理的社會(hui) 團體(ti) 、事業(ye) 單位等組織,其生產(chan) 、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一律就地征收所得稅。
(二)對其他社會(hui) 團體(ti) 、事業(ye) 單位等組織,其生產(chan) 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規定征收所得稅。
二、關(guan) 於(yu) 聯營企業(ye) 征稅問題
(一)對聯營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取得的所得,一律先就地征收所得稅,然後再進行分配。聯營企業(ye) 的虧(kui) 損,由聯營企業(ye) 就地按規定進行彌補。
(二)聯營企業(ye) 投資方從(cong) 聯營企業(ye) 分回的稅後利潤,如投資方企業(ye) 所得稅稅率低於(yu) 聯營企業(ye) ,不退還所得稅;如投資方企業(ye) 所得稅稅率高於(yu) 聯營企業(ye) ,投資方分回的稅後利潤應按規定補繳所得稅。補繳所得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1.來源於(yu) 聯營企業(ye) 的應納稅所得額=投資方分回的利潤額÷(1-聯營企業(ye) 所得稅稅率)
2.應納所得稅額=來源於(yu) 聯營企業(ye) 的應納稅所得額×投資方適用稅率
3.稅收扣除額=來源於(yu) 聯營企業(ye) 的應納稅所得額×聯營企業(ye) 所得稅稅率
4.應補繳所得稅額=應納所得稅額-稅收扣除額
三、企業(ye) 對外投資分回的股息、紅利收入,暫比照聯營企業(ye) 的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四、中央與(yu) 地方所屬企事業(ye) 單位組成的聯營企業(ye) 和股份製企業(ye) 的所得稅,由所在地國家稅務局及其直屬機構負責征收;地方所屬企事業(ye) 單位組成的聯營企業(ye) 和股份製企業(ye) 的所得稅,由所在地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
五、關(guan) 於(yu) 企業(ye) 工資的列支問題
(一)經有關(guan) 部門批準實行工資總額與(yu) 經濟效益掛鉤辦法的企業(ye) ,其工資發放在工資總額增長幅度低於(yu) 經濟效益的增長幅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幅度低於(yu) 勞動生產(chan) 率增長幅度以內(nei) 的,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二)對飲食服務企業(ye) 按照國家規定提取的提成工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三)未實行上述辦法的企業(ye) ,實行計稅工資辦法。其發放工資在計稅工資標準以內(nei) 的,按實扣除;超過標準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計稅工資的月扣除最高限額為(wei) 500元/人,具體(ti) 扣除標準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不同行業(ye) 情況,在上述限額內(nei) 確定,並報財政部備案。個(ge) 別經濟發達地區確需高於(yu) 該限額的,應在不高於(yu) 20%的幅度內(nei) 報財政部審定。財政部將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物價(jia) 指數對計稅工資限額作適當調整,各地可據此相應調整計稅工資標準。
六、關(guan) 於(yu) 固定資產(chan) 折舊問題
企業(ye) 固定資產(chan) 的折舊年限,按財政部製定的分行業(ye) 財務製度的規定執行。
對極少數城鎮集體(ti) 企業(ye) 和鄉(xiang) 鎮企業(ye) 由於(yu) 特殊原因需要縮短折舊年限的,可由企業(ye) 提出申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地方稅務局商財政廳(局)同意後確定。但不得短於(yu) 以下規定年限:
(一)房屋、建築物為(wei) 20年;
(二)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chan) 設備為(wei) 10年;
(三)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yu) 生產(chan) 、經營有關(guan) 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wei) 5年。
七、關(guan) 於(yu) 納稅方式問題
(一)企業(ye) 集團應分別以核心企業(ye) 、獨立經濟核算的其他成員企業(ye) 為(wei) 納稅人;納稅人一律在所在地就地繳納所得稅。
(二)一些特殊的行業(ye) 和企業(ye) 的所得稅,按以下辦法處理:
1.鐵道部直屬運輸企業(ye) (含所屬工附業(ye) 企業(ye) ),由鐵道部集中繳稅。
2.民航總局直屬運輸企業(ye) (除中國國際、中國東(dong) 方、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獨立繳稅外),在1994年底以前,由民航總局集中繳稅。
3.郵電部直屬的郵電通信企業(ye) (含所屬工業(ye) 、供銷等其他企業(ye) ),在1995年底以前,由郵電部集中繳稅。
八、關(guan) 於(yu) 行業(ye) 政策的銜接問題
(一)對實行利潤包幹或承包上交辦法的行業(ye) 和企業(ye) ,不管承包或包幹是否到期,均一律按企業(ye) 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征收所得稅。
(二)對未實行利改稅的外貿企業(ye) ,一律按企業(ye) 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征收所得稅。
(三)對軍(jun) 工企業(ye) ,一律按照企業(ye) 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征收所得稅。
九、關(guan) 於(yu) 兩(liang) 檔照顧性稅率
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wan) 元(含3萬(wan) 元)以下的企業(ye) ,暫減按18%的稅率征收所得稅;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萬(wan) 元(含10萬(wan) 元)以下至3萬(wan) 元的企業(ye) ,暫減按27%的稅率征收所得稅。
十、其他有關(guan) 政策銜接問題
(一)對企業(ye) 1993年1月1日後發生的虧(kui) 損,允許按新稅法規定的年限進行彌補。其以前年度發生的虧(kui) 損,仍按原規定的年限執行。
(二)企業(ye) 按財政稅務機關(guan) 審批核定的比例向其主管部門上交的行政管理費,在“八五”期間內(nei)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其主管部門節餘(yu) 的管理費可結轉下年度使用,但應相應核減下年度的提取比例或數額。
(三)企業(ye) 加入工商業(ye) 聯合會(hui) 交納的會(hui) 員費,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工商業(ye) 聯合會(hui) 節餘(yu) 的會(hui) 員費可結轉下年度使用,但應相應核減交納會(hui) 員費的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