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法規
企業重組上市IPO

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wei) 了規範企業(ye) 資產(chan) 減值的會(hui) 計處理和相關(guan) 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基本準則》,製定本準則。
第二條 資產(chan) 減值,是指資產(chan) 的可收回金額低於(yu) 其賬麵價(jia) 值。
本準則中的資產(chan) ,除了特別規定外,包括單項資產(chan) 和資產(chan) 組。
資產(chan) 組是指企業(ye) 可以認定的最小資產(chan) 組合,其產(chan) 生的現金流入應當基本上獨立於(yu) 其他資產(chan) 或者資產(chan) 組產(chan) 生的現金流入。
第三條 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guan) 會(hui) 計準則:
㈠存貨的減值,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號――存貨》。
㈡采用公允價(jia) 值計量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chan) 的減值,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chan) 》。
㈢消耗性生物資產(chan) 的減值,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chan) 》。
㈣建造合同形成的資產(chan) 的減值,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
㈤遞延所得稅資產(chan) 的減值,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
㈥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未擔保餘(yu) 值的減值,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1號――租賃》。
㈦《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範的金融資產(chan) 的減值,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㈧未探明礦區權益的減值,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

第二章 可能發生減值資產(chan) 的認定

第四條 企業(ye) 應當在會(hui) 計期末判斷資產(chan) 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
因企業(ye) 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chan) ,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第五條 存在下列跡象的,表明資產(chan) 可能發生了減值:
(一)資產(chan) 的市價(jia) 當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顯高於(yu) 因時間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預計的下跌。
(二)企業(ye) 經營所處的經濟、技術或法律等環境以及資產(chan) 所處的市場在當期或將在近期發生重大變化,從(cong) 而對企業(ye) 產(chan) 生不利影響。
(三)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回報率在當期已經提高,從(cong) 而影響企業(ye) 計算資產(chan)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折現率,導致資產(chan) 可收回金額大幅度降低。
(四)有證據表明資產(chan) 已經陳舊過時或其實體(ti) 已經損壞。
(五)資產(chan) 已經或者將被閑置、終止使用或者計劃提前處置。
(六)企業(ye) 內(nei) 部報告的證據表明資產(chan) 的經濟績效已經低於(yu) 或者將低於(yu) 預期,如資產(chan) 所創造的淨現金流量或者實現的營業(ye) 利潤(或者損失)遠遠低於(yu) 預計金額等。
(七)其他表明資產(chan) 可能已經發生減值的跡象。

第三章 資產(chan) 可收回金額的計量

第六條 資產(chan) 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
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chan) 的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yu) 資產(chan)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liang) 者之間較高者確定。
處置費用包括與(yu) 資產(chan) 處置有關(guan) 的法律費用、相關(guan) 稅金、搬運費以及為(wei) 使資產(chan) 達到可銷售狀態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等。
第七條 資產(chan) 的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yu) 資產(chan)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隻要有一項超過了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就表明資產(chan) 沒有發生減值,不需要再估計另一項金額。
第八條 資產(chan) 的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應當根據公平交易中有法律約束力的銷售協議價(jia) 格減去直接歸屬於(yu) 該資產(chan) 處置費用的金額確定,資產(chan) 的市場價(jia) 格通常應當根據資產(chan) 的買(mai) 方出價(jia) 確定。
在既沒有法律約束力的銷售協議、又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情況下,應當以可獲取的最佳信息為(wei) 基礎,估計資產(chan) 的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同行業(ye) 類似資產(chan) 的最近交易價(jia) 格或者結果可以作為(wei) 估計資產(chan) 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的參考。
企業(ye) 按照上述規定仍然無法可靠估計資產(chan) 的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的,應當以該資產(chan) 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wei) 其可收回金額。
第九條 資產(chan) 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應當按照資產(chan) 在持續使用過程中和最終處置時所產(chan) 生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選擇恰當的折現率對其進行折現後的金額加以確定。
預計資產(chan) 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應當綜合考慮資產(chan) 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使用壽命和折現率等因素。
第十條 預計的資產(chan) 未來現金流量應當包括:
(一)資產(chan) 持續使用過程中預計產(chan) 生的現金流入;
(二)為(wei) 實現資產(chan) 持續使用過程中產(chan) 生的現金流入所必需的預計現金流出(包括為(wei) 使資產(chan)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發生的現金流出)。該現金流出應當是可直接歸屬於(yu) 或者可通過合理而一致的基礎分配到資產(chan) 中的現金流出;
(三)資產(chan) 使用壽命結束時,處置資產(chan) 所收到或支付的淨現金流量。該現金流量應當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誌願進行交易時,企業(ye) 預期可從(cong) 資產(chan) 的處置中獲取或者支付的、減去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第十一條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時,企業(ye) 管理層應當在合理和有依據的基礎上對資產(chan) 剩餘(yu) 使用壽命內(nei) 整個(ge) 經濟狀況進行最佳估計。
預計資產(chan) 的未來現金流量,應當以經管理層批準的最近財務預算或預測數據,以及該預算或預測期之後年份穩定的或者遞減的增長率為(wei) 基礎,企業(ye) 管理層如能證明遞增的增長率是合理的,可以以遞增的增長率為(wei) 基礎。
建立在預算或者預測基礎上的預計現金流量最多涵蓋5年,企業(ye) 管理層如能證明更長的期間是合理的,可以涵蓋更長的期間。
在對預算或者預測期之後年份的現金流量進行預計時,所使用的增長率除了企業(ye) 能夠證明更高的增長率是合理的之外,不應當超過企業(ye) 經營的產(chan) 品、市場、所處的行業(ye) 或者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長期平均增長率,或者該資產(chan) 所處市場的長期平均增長率。
第十二條 預計資產(chan) 的未來現金流量,應當以資產(chan) 的當前狀況為(wei) 基礎,不應當包括與(yu) 將來可能會(hui) 發生的、尚未作出承諾的重組事項或者與(yu) 資產(chan) 改良有關(guan) 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
預計資產(chan) 的未來現金流量也不應當包括籌資活動產(chan) 生的現金流入或者流出以及與(yu) 所得稅收付有關(guan) 的現金流量。
企業(ye) 已經承諾重組的,在確定資產(chan) 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時,預計的未來現金流入和流出數,應當反映重組所能節約的費用和由重組所帶來的其他利益,以及因重組所導致的估計未來現金流出數。其中重組所能節約的費用和由重組所帶來的其他利益,通常應當根據企業(ye) 管理層批準的最近財務預算或者預測數據進行估計;因重組所導致的估計未來現金流出數應當根據,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所確認的因重組所發生的預計負債(zhai) 金額進行估計。
第十三條 折現率應當是一個(ge) 反映當前市場貨幣時間價(jia) 值和資產(chan) 特定風險的稅前利率。它是企業(ye) 在購置或者投資資產(chan) 時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
在預計資產(chan) 的未來現金流量時已經對資產(chan) 特定風險的影響作了調整的,估計折現率不需要考慮這些特定風險。如果用於(yu) 估計折現率的基礎是稅後的,應當將其調整為(wei) 稅前的折現率。
第十四條 預計資產(chan) 的未來現金流量涉及外幣的,應當以該資產(chan) 所產(chan) 生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結算貨幣為(wei) 基礎,按照該貨幣適用的折現率計算資產(chan) 的現值;然後將該外幣現值采用計算資產(chan) 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當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第四章 資產(chan) 減值損失的確定
第十五條 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chan) 的可收回金額低於(yu) 其賬麵價(jia) 值的,應當將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wei) 資產(chan) 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chan) 減值準備。
第十六條 資產(chan) 減值損失確認後,減值資產(chan) 的折舊或者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chan) 在剩餘(yu) 使用壽命內(nei) ,係統地分攤調整後的資產(chan) 賬麵價(jia) 值(扣除預計淨殘值)。
第十七條 資產(chan) 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hui) 計期間不得轉回。

第五章 資產(chan) 組的認定及減值處理

第十八條 有跡象表明一項資產(chan) 可能發生減值的,企業(ye) 應當以單項資產(chan) 為(wei) 基礎估計其可收回金額。企業(ye) 難以對單項資產(chan) 的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的,應當按照該資產(chan) 所屬的資產(chan) 組為(wei) 基礎確定資產(chan) 組的可收回金額。
資產(chan) 組的認定,應當以資產(chan) 組產(chan) 生的主要現金流入是否獨立於(yu) 其他資產(chan) 或者資產(chan) 組的現金流入為(wei) 依據。 同時,在認定資產(chan) 組時,應當考慮企業(ye) 管理層管理生產(chan) 經營活動的方式(如是按照生產(chan) 線、業(ye) 務種類還是按照地區或者區域等)和對資產(chan) 的持續使用或者處置的決(jue) 策方式等。
幾項資產(chan) 的組合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或者其他產(chan) 出)存在活躍市場的,即使部分或者所有這些產(chan) 品(或者其他產(chan) 出)均供內(nei) 部使用,也應當在符合前款規定的情況下,將這幾項資產(chan) 的組合認定為(wei) 一個(ge) 資產(chan) 組。如果該資產(chan) 組的現金流入受內(nei) 部轉移價(jia) 格的影響,企業(ye) 應當按照其管理層在公平交易中對未來價(jia) 格的最佳估計數來確定資產(chan) 組的未來現金流量。
資產(chan) 組一經確定,各個(ge) 會(hui) 計期間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企業(ye) 管理層應當證明該變更是合理的,並根據本準則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在附注中作相應說明。
第十九條 資產(chan) 組賬麵價(jia) 值的確定基礎應當與(yu) 其可收回金額的確定方式相一致。
資產(chan) 組的賬麵價(jia) 值包括可直接歸屬於(yu) 資產(chan) 組和可以合理且一致地分攤至資產(chan) 組的資產(chan) 賬麵價(jia) 值,通常不應當包括已確認負債(zhai) 的賬麵價(jia) 值,但如不考慮該負債(zhai) 金額就無法確定資產(chan) 組可收回金額的除外。
資產(chan) 組的可收回金額應當按照該資產(chan) 組的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yu) 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liang) 者之間較高者確定。
資產(chan) 組在處置時如要求購買(mai) 者承擔一項負債(zhai) (如環境恢複負債(zhai) 等)、該負債(zhai) 金額已經確認並計入相關(guan) 資產(chan) 賬麵價(jia) 值,而且企業(ye) 隻能取得包括上述資產(chan) 和負債(zhai) 在內(nei) 的單一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的,為(wei) 了比較資產(chan) 組的賬麵價(jia) 值和可收回金額,在確定資產(chan) 組的賬麵價(jia) 值及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時,應當將已確認的負債(zhai) 金額從(cong) 中扣除。
第二十條 企業(ye) 總部資產(chan) 包括企業(ye) 集團或者事業(ye) 部的辦公樓、電子數據處理設備等資產(chan) 。總部資產(chan) 的顯著特征是難以脫離其他資產(chan) 或者資產(chan) 組產(chan) 生獨立的現金流入,而且其賬麵價(jia) 值難以完全歸屬於(yu) 某一資產(chan) 組。
有跡象表明某項總部資產(chan) 可能發生減值的,企業(ye) 應當計算確定該總部資產(chan) 所歸屬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然後將其與(yu) 相應的賬麵價(jia) 值相比較,據以判斷是否需要確認減值損失。
資產(chan) 組組合,是指由若幹個(ge) 資產(chan) 組組成的最小資產(chan) 組組合,包括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以及按合理方法分攤的總部資產(chan) 部分。
第二十一條  對某一資產(chan) 組作減值測試時,首先應當認定所有與(yu) 該資產(chan) 組相關(guan) 的總部資產(chan) 。然後,根據相關(guan) 總部資產(chan) 能否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礎分攤至該資產(chan) 組分別處理。
對於(yu) 相關(guan) 總部資產(chan) 能夠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礎分攤至該資產(chan) 組的部分,企業(ye) 應當將該部分總部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分攤至該資產(chan) 組,再據以比較該資產(chan) 組的賬麵價(jia) 值(包括已分攤的總部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部分)和可收回金額,並按照本準則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對於(yu) 相關(guan) 總部資產(chan) 中有部分資產(chan) 難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礎分攤至該資產(chan) 組的,應當按照下列步驟處理:
(一)首先在不考慮相關(guan) 總部資產(chan) 的情況下,估計和比較資產(chan) 組的賬麵價(jia) 值和可收回金額,並按照本準則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二)其次認定由若幹個(ge) 資產(chan) 組組成的最小的資產(chan) 組組合,該資產(chan) 組組合應當包括所測試的資產(chan) 組和可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礎把該部分總部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分攤其上的部分;
(三)最後比較所認定的資產(chan) 組組合的賬麵價(jia) 值(包括已分攤的總部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部分)和可收回金額,並按照本準則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第二十二條  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低於(yu) 其賬麵價(jia) 值的(總部資產(chan) 和商譽分攤至某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的,該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的賬麵價(jia) 值應當包括相關(guan) 總部資產(chan) 和商譽的分攤額),應當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損失的金額應當按照下列順序進行分攤,以抵減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中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
(一)首先抵減分攤至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中商譽的賬麵價(jia) 值;
(二)然後根據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中除商譽之外的其他各項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減其他各項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
以上資產(chan) 賬麵價(jia) 值的抵減,應當作為(wei) 單項資產(chan) 的減值損失處理,計入當期損益。抵減後的各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不得低於(yu) 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該資產(chan) 的公允減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如可確定的)、該資產(chan)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如可確定的)和零。因此而導致的未能分攤的減值損失金額,應當按照相關(guan) 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中其他各項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所占比重進行分攤。

第六章 商譽減值的處理

第二十三條   企業(ye) 合並所形成的商譽,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商譽難以獨立於(yu) 其他資產(chan) 為(wei) 企業(ye) 單獨產(chan) 生現金流量,應當結合與(yu) 其相關(guan) 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相關(guan) 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應當是能夠從(cong) 企業(ye) 合並的協同效應中收益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不應當大於(yu) 按照《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35號——分部報告》所確定的報告分部。
第二十四條   為(wei) 了減值測試的目的,企業(ye) 應當自購買(mai) 日起將因企業(ye) 合並形成的商譽的賬麵價(jia) 值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攤至相關(guan) 的資產(chan) 組;難以分攤至相關(guan) 的資產(chan) 組的,應當將其分攤至相關(guan) 的資產(chan) 組組合。
在將商譽的賬麵價(jia) 值分攤至相關(guan) 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時,應當按照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的公允價(jia) 值占相關(guan) 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公允價(jia) 值總額的比例進行分攤。公允價(jia) 值難以可靠計量的,按照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的賬麵價(jia) 值占相關(guan) 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賬麵價(jia) 值總額的比例進行分攤。
企業(ye) 因重組等原因改變了其報告結構,從(cong) 而影響到已分攤商譽的一個(ge) 或者若幹個(ge) 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構成的,應當按照與(yu) 本條前款規定相似的分攤方法,將商譽重新分攤至受影響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
第二十五條   在對包含商譽的相關(guan) 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時,如與(yu) 商譽相關(guan) 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首先對不包含商譽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計算可收回金額,並與(yu) 相關(guan) 賬麵價(jia) 值相比較,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然後,再對包含商譽的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比較這些相關(guan) 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的賬麵價(jia) 值(包括所分攤的商譽的賬麵價(jia) 值部分)與(yu) 其可收回金額,如相關(guan) 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低於(yu) 其賬麵價(jia) 值的,應當按照本準則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處理,確認減值損失。

第七章  披  露

第二十六條 企業(ye) 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yu) 資產(chan) 減值有關(guan) 的下列信息:
(一)當期確認的資產(chan) 減值損失金額。
(二)企業(ye) 提取的各項資產(chan) 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三)提供分部報告信息的,應當披露每個(ge) 報告分部當期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
第二十七條 發生重大資產(chan) 減值損失的,應當在附注中說明導致每項重大資產(chan) 減值損失的原因以及當期確認的重大資產(chan) 減值損失的金額。
(一)發生重大減值損失的資產(chan) 是單項資產(chan) 的,應當披露該單項資產(chan) 的性質。提供分部報告信息的,還應披露該項資產(chan) 所屬的主要報告分部。
(二)發生重大減值損失的資產(chan) 是資產(chan) 組(或者資產(chan) 組組合,下同)的,應當披露:
1.資產(chan) 組的基本情況;
2.資產(chan) 組中所包括的各項資產(chan) 於(yu) 當期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
3.資產(chan) 組的組成與(yu) 前期相比發生變化的,應當披露變化的原因以及前期和當前資產(chan) 組組成情況。
第二十八條 對於(yu) 重大資產(chan) 減值,應當在附注中說明資產(chan) (或者資產(chan) 組,下同)可收回金額的確定方法。
(一)可收回金額按資產(chan) 的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確定的,還應當披露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的估計基礎。
(二)可收回金額按資產(chan)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確定的,還應當披露估計其現值時所采用的折現率;以及該資產(chan) 前期可收回金額也按照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確定的情況下,前期所采用的折現率。
第二十九條 第二十六條(一)、(二)和第二十七條(二)2項信息應當按照資產(chan) 類別予以披露。資產(chan) 類別,是指在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中性質或者功能相似的資產(chan) 。
第三十條 分攤到某資產(chan) 組的商譽(或者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chan) ,下同)的賬麵價(jia) 值占商譽賬麵價(jia) 值總額的比例重大的,應當在附注中披露以下信息:
(一)分攤到該資產(chan) 組的商譽的賬麵價(jia) 值。
(二)該資產(chan) 組可收回金額的確定方法。
1.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chan) 組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確定的,還應當披露確定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的方法。資產(chan) 組的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不是按照市場價(jia) 格確定的,應當披露:
(1)企業(ye) 管理層在確定公允價(jia) 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時所采用的各關(guan) 鍵假設及其依據。
(2)企業(ye) 管理層在確定各關(guan) 鍵假設相關(guan) 的價(jia) 值時,是否與(yu) 企業(ye) 曆史經驗或者外部信息來源相一致;如不一致,應當說明理由。
2.可收回淨額按照資產(chan) 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確定的,應當披露:
(1)企業(ye) 管理層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各關(guan) 鍵假設及其依據。
(2)企業(ye) 管理層在確定各關(guan) 鍵假設相關(guan) 的價(jia) 值時,是否與(yu) 企業(ye) 曆史經驗或者外部信息來源相一致;如不一致,應當說明理由。
(3)估計現值時所采用的折現率。
第三十一條 商譽的全部或者部分賬麵價(jia) 值分攤到多個(ge) 資產(chan) 組、且分攤到每個(ge) 資產(chan) 組的商譽的賬麵價(jia) 值占商譽賬麵價(jia) 值總額的比例不重大的,企業(ye) 應當在附注中說明這一情況以及分攤到上述資產(chan) 組的商譽合計金額。
商譽賬麵價(jia) 值按照相同的關(guan) 鍵假設分攤到上述多個(ge) 資產(chan) 組、且分攤到每個(ge) 資產(chan) 組的商譽的合計金額占商譽賬麵價(jia) 值總額的比例重大的,企業(ye) 應當在附注中說明這一情況,並披露下列信息:
(一)分攤到上述資產(chan) 組的商譽的賬麵價(jia) 值合計。
(二)采用的關(guan) 鍵假設及其依據。
(三)企業(ye) 管理層在確定各關(guan) 鍵假設相關(guan) 價(jia) 值時,是否與(yu) 企業(ye) 曆史經驗或者外部信息來源相一致;如不一致,應當說明理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