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wei) 了規範固定資產(chan) 的確認、計量和相關(guan) 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基本準則》,製定本準則。
第二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guan) 會(hui) 計準則:
㈠經濟林木和產(chan) 役畜等生物資產(chan) ,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chan) 》。
㈡礦區權益和石油、天然氣礦產(chan) 儲(chu) 量,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
㈢作為(wei) 投資性房地產(chan) 的建築物,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chan) 》。
第二章 確認
第三條 固定資產(chan) ,是指同時具有下列兩(liang) 個(ge) 特征的有形資產(chan) :
㈠為(wei) 生產(chan) 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㈡使用壽命超過一個(ge) 會(hui) 計期間。
使用壽命,是指企業(ye) 使用固定資產(chan) 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chan) 所能生產(chan) 產(chan) 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第四條 固定資產(chan)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㈠該固定資產(chan) 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e) ;
㈡該固定資產(chan) 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
第五條 固定資產(chan) 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wei) 企業(ye) 提供經濟利益,使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wei) 單項固定資產(chan) 。
第六條 企業(ye) 與(yu) 固定資產(chan) 有關(guan) 的後續支出,符合本準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chan) 成本;不符合本準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章 初始計量
第七條 固定資產(chan) 應當按照成本計量。
第八條 外購固定資產(chan) 的成本,包括購買(mai) 價(jia) 款、進口關(guan) 稅和其他稅費,使固定資產(chan)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yu) 該項資產(chan) 的場地整理費、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zhuan) 業(ye) 人員服務費等。
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jia) 的固定資產(chan) ,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chan) 公允價(jia) 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chan) 的成本。
第九條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chan) 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chan)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
第十條 應計入固定資產(chan) 成本的借款費用,按照《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的規定處理。
第十一條 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chan) 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jia) 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jia) 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二條 企業(ye) 合並、非貨幣性資產(chan) 交換、債(zhai) 務重組、融資租賃取得的固定資產(chan) 的成本,應當分別按照《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0號――企業(ye) 合並》、《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chan) 交換》、《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2號――債(zhai) 務重組》和《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1號――租賃》確定。
第十三條 確定固定資產(chan) 成本時,應當考慮棄置費用因素。
第四章 後續計量
第十四條 企業(ye) 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chan) 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chan) 等除外。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chan) 使用壽命內(nei) ,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係統分攤。
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chan) 的原價(jia) 扣除其預計淨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chan) ,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chan) 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預計淨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chan) 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yu) 使用壽命終了的預期狀態,目前從(cong) 該項資產(chan) 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
第十五條 企業(ye) 應當根據固定資產(chan) 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chan) 的使用壽命和預計淨殘值。固定資產(chan) 的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準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第十六條 企業(ye) 確定固定資產(chan) 使用壽命,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㈠預計生產(chan) 能力或實物產(chan) 量;
㈡預計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
㈢法律或者類似規定對資產(chan) 使用的限製。
第十七條 企業(ye) 應當根據固定資產(chan) 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chan) 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餘(yu) 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chan) 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準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固定資產(chan) 應當按月計提折舊,並根據用途計入相關(guan) 資產(chan) 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第十九條 企業(ye) 應當至少於(yu) 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chan) 的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複核。
使用壽命預計數與(yu) 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chan) 折舊年限。預計淨殘值預計數與(yu) 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淨殘值。
固定資產(chan) 包含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chan) 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chan) 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wei) 會(hui) 計估計變更。
第二十條 固定資產(chan) 的減值,應當按照《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8號――資產(chan) 減值》處理。
第五章 處置
第二十一條 固定資產(chan)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㈠該固定資產(chan) 處於(yu) 處置狀態。
㈡該固定資產(chan) 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chan) 生未來經濟利益。
第二十二條 企業(ye) 持有代售的固定資產(chan) ,應當對其預計淨殘值進行調整。
第二十三條 企業(ye) 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chan) 或發生固定資產(chan) 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麵價(jia) 值和相關(guan) 稅費後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ye) 固定資產(chan) 盤虧(kui) 造成的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第二十四條 企業(ye) 根據本準則第六條的規定,將發生的固定資產(chan) 後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chan) 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長滿價(jia) 值。
第六章 披露
第二十五條 企業(ye) 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yu) 固定資產(chan) 有關(guan) 的下列信息:
㈠固定資產(chan) 的確認條件、分類、計量基礎和折舊方法。
㈡各類固定資產(chan) 的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和折舊率。
㈢各類固定資產(chan) 的期初和期末原價(jia) 、累計折舊額及固定資產(chan) 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㈣當期確認的折舊費用。
㈤對固定資產(chan) 所有權的限製及其金額和用於(yu) 債(zhai) 務擔保的固定資產(chan) 賬麵價(jia) 值。
㈥準備處置的固定資產(chan) 名稱、賬麵價(jia) 值、公允價(jia) 值、預計處置費用和預計處置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