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wei) 了規範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根據《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基本準則》,製定本準則.
第二條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個(ge) 企業(ye) 的金融資產(chan) .並形成其他單位的金融負債(zhai) 或權益工具的合同.
第三條 衍生工具,是指本準則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一)其價(jia) 值隨特定利率、金融工具價(jia) 格,商品價(jia) 格,匯率、價(jia) 格指數.費率指數、信用等級、信用指數或其他類似變量的變動而變動,變量為(wei) 非金融變量的,該變量與(yu) 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關(guan) 係;
(二)不要求初始淨投資,或與(yu) 對市場情況變化有類似反應的其他類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淨投資;
(三)在未來某一日期結算.
衍生工具包括遠期合同、期貨合同、互換和期權,以及具有遠期合同、期貨合同、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特征的工具.
第四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guan) 會(hui) 計準則:
(一)由《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範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
(二)非貨幣性資產(chan) 交換,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7 號―非貨幣性資產(chan) 交換》。
(三)職工薪酬計劃的權利和義(yi) 務,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
(四)由《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規範的、以股份作為(wei) 支付基礎的交易,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
(五)債(zhai) 務重組交易,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2號―債(zhai) 務重組》。
(六)因清償(chang) 預計負債(zhai) 獲得補償(chang) 的權利,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
(七)企業(ye) 合並中合並方的或有對價(jia) 合同,適用《 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0號―企業(ye) 合並》。
(八)租賃的權利和義(yi) 務,適用《 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1 號―租賃》。
(九)金融資產(chan) 轉移,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chan) 轉移》。
(十)套期保值,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
(十一)企業(ye) 發行的權益工具,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
(十二)原保險合同的權利和義(yi) 務,適用《 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
(十三)再保險合同的權利和義(yi) 務,適用《 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
第五條 本準則不涉及企業(ye) 作出的不可撤銷授信承諾(即貸款承諾)。但是,下列貸款承諾除外:
(一)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zhai) 的貸款承諾。
(二)能夠以現金淨額結算,或通過交換或發行其他金融工具結算的貸款承諾。
(三)以低於(yu) 市場利率貸款的貸款承諾。
本準則不涉及的貸款承諾,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
第六條 本準則不涉及按照預定的購買(mai) 、銷售或使用要求所簽訂,並到期履約買(mai) 入或賣出非金融項目的合同。但是,能夠以現金或其他金融工具淨額結算,或通過交換金融工具結算的買(mai) 入或賣出非金融項目的合同,適用本準則。
第二章 金融資產(chan) 和金融負債(zhai) 的分類
第七條 金融資產(chan) 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wei) 下列四類:
(一)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chan) 和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
第八條 金融負債(zhai) 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wei) 下列兩(liang) 類:
(一)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zhai) ,包括交易性金融負債(zhai) 和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zhai) :
(二)其他金融負債(zhai) 。
第九條 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劃分為(wei) 交易性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
(一)取得該金融資產(chan) 或承擔該金融負債(zhai) 的目的,主要是為(wei) 了近期內(nei) 出售或回購:
(二)屬於(yu) 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ye) 近期采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三)屬於(yu) 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為(wei) 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yu) 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yu)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jia) 且其公允價(jia) 位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chan) 除外。
第十條 除本準則第二十一條和第二十二條所指情況外。隻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才可以在初始確認時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勝負債(zhai) ;
(一)該指定可以消除或明顯減少由於(yu) 該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計量基礎不同所導致的相關(guan) 利得或損失在確認或計量方麵不一致的情況;
(二)企業(ye) 風險管理或投資策略的正式書(shu) 麵文件已載明。該金融資產(chan) 組合、該金融負債(zhai) 組合、或該金融資產(chan) 和金融負債(zhai) 組合,以公允價(jia) 值為(wei) 基礎進行管理。評價(jia) 並向關(guan) 鍵管理人員報告。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jia) ,公允價(jia) 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不得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
活躍市場。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場:
(一)市場內(nei) 交易的對象具有同質性;
(二)可隨時找到自願交易的買(mai) 方和賣方;
(三)市場價(jia) 格信息是公開的。
第十一條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ye) 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下列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不應當劃分為(wei) 持有至到期投資:
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wei) 該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當前賬麵價(jia) 值所使用的利率。
在確定實際利率時,應當在考慮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所有合同條款(包括提前還款權,看漲期權.類似期權等〕的基礎上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但不應當考慮未來信用損失。
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合同各方之間支付或收取的、屬於(yu) 實際利率組成部分的各項收費,交易費用及溢價(jia) 或折價(jia) 等,應當在確定實際利率時予以考慮。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未來現金流量或存續期間無法可靠預計時,應當采用該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在整個(ge) 合同期內(nei) 的合同現金流量。
第十五條 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表明企業(ye) 沒有能力將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資產(chan) 投資持有至到期;
(一)沒有可利用的財務資源持續地為(wei) 該金融資產(chan) 投資提供資金支持,以使該金融資產(chan) 投資持有至到期;
(二)受法律、行政法規的限製,使企業(ye) 難以將該金融資產(chan) 持有至到期;
(三)其他表明企業(ye) 沒有能力將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資產(chan) 持有至到期的情況。
第十六條 企業(ye) 將尚未到期的某項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本會(hui) 計年度內(nei) 出售或重分類為(wei)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的金額,相對於(yu) 該類投資在出售或重分類前的總額較大時,應當將該類投資的剩餘(yu) 部分重分類為(wei)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且在本會(hui) 計年度及以後兩(liang) 個(ge) 完整的會(hui) 計年度內(nei) 不得再將全融資產(chan) 劃分為(wei) 持有至到期投資。但是,下列情況除外:
(一)出售日或重分類日距離該項投資到期日或贖回日較近(如到期前三個(ge) 月內(nei) ),市場利率變化對該項投資的公允價(jia) 值沒有顯著影響;
(二)根據合同約定的定期償(chang) 付或提前還款方式收回該投資幾乎所有初始本金後,將剩餘(yu) 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類;
(三)出售或重分類是由於(yu) 企業(ye) 無法控製、預期不會(hui) 重複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項所引起.此種情況主要包括:
1.因被投資單位信用狀況嚴(yan) 重惡化,將持有至到期投資子以出售;
2.因相關(guan) 稅收法規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稅前可抵扣政策,或顯著減少了稅前可抵扣金額,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3.因發生重大企業(ye) 合並或重大處置,為(wei) 保持現行利率風險頭寸或維持現行信用風險政策,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4.因法律、行政法規對允許投資的範圍或特定投資品種的投資限額作出重大調整,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5.因監管部門要求大幅度提高資產(chan) 流動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斯投資在計算資本充足率時的風險權重.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第十七條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jia) 、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企業(ye) 不應當將下列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劃分為(wei) 貸款和應收款項:
(一)準備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
(二)初始確認時被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
(三)初始確認時被指定為(wei) 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
(四)因債(zhai) 務人信用惡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難以收回幾乎所有初始投資的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
企業(ye) 所持證券投資基金或類似基金,不應當劃分為(wei) 貸款和應收款項。
第十八條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wei) 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以及除下列各類資產(chan) 以外的非衍生金融資產(chan) :
(一)貸款和應收款項;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三)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
第十九條 企業(ye) 在初始確認時將某金融資產(chan) 或某金融負債(zhai) 劃分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後,不能重分類為(wei) 其他類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其他類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也不能重分類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
第三章 嵌入衍生工具
第二十條 嵌入衍生工具.是指嵌入到非衍生工具(即主合同)中.使混合工具的全部或部分現金流量 隨特定利率、金融工具價(jia) 格、商品價(jia) 格、匯率,價(jia) 格指數、費率指數、信用等級、信用指數或其他類似變量的變動而變動的衍生工具。嵌入衍生工其與(yu) 主合同構成混合工具,如可轉換公司債(zhai) 券等。
第二十一條 企業(ye) 可以將混合工具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報益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但是,下列情況除外:
(一)嵌入衍生工其對混合工具的現金流量沒有重大改變;
(二)類似混合工具所嵌入的衍生工具,明顯不應當從(cong) 相關(guan) 混合工具中分拆.
第二十二條 嵌入衍生工具相關(guan) 的混合工具沒有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該嵌入衍生工具應當從(cong) 混合工具中分拆,作為(wei) 單獨存在的衍生工其處理:
(一)與(yu) 主合同在經濟特征及風險方麵不存在緊密關(guan) 係;
(二)與(yu) 嵌入衍生工具條件相同,單獨存在的工具符合衍生工具定義(yi) 。
無法在取得時或後續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日對其進行單獨計量的,應當將混合工具整體(ti) 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 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或全融負債(zhai) 。
第二十三條 嵌入衍生工具按照本準則規定從(cong) 混合工其分拆後,主合同是金融工具的,應當按照本準則有關(guan) 規定處理:主合同是非金融工具的.應當按照其他會(hui) 計準則的規定處理。
第四章 金融工具確認
第二十四條 企業(ye) 成為(wei) 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時,應當確認一項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
第二十五條 金融資產(chan)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應當終止確認:
(一)收取該金融資產(chan) 現金流量的合同權利終止;
(二)該金融資產(chan) 已轉移,且符合《 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chan) 轉移》規定的金融資產(chan) 終止確認條件。
終止確認,是指將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從(cong) 企業(ye) 的賬戶和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內(nei) 予以轉銷。
第二十六條 金融負債(zhai) 的現時義(yi) 務全部或部分已解除時.才能終止確認該金融負債(zhai) 或其一部分。
企業(ye) 將用於(yu) 償(chang) 付金融負債(zhai) 的資產(chan) 轉入某個(ge) 機構或設立信托,償(chang) 付債(zhai) 務的現時義(yi) 務仍存在的,不應當終止確認該金融負債(zhai) .也不能終止確認轉出的資產(chan) .
第二十七條 企業(ye) (債(zhai) 務人)與(yu) 債(zhai) 權人之間簽訂協議.以承擔新金融負債(zhai) 方式替換現存金融負債(zhai) ,且新金融負債(zhai) 與(yu) 現存金融負債(zhai) 的合同條款實質上不同的,應當終止確認現存金融負債(zhai) ,並同時確認新金融負債(zhai) 。
企業(ye) 對現存金融負債(zhai) 全部或部分的合同條款作出實質性修改的,應當終止確認現存金融負債(zhai) 或其一部分,同時將修改條款後的金融負債(zhai) 確認為(wei) 一項新金融負債(zhai) 。
第二十八條 金融負債(zhai) 全部或部分終止確認的,企業(ye) 應當將終止確認部分的賬麵價(jia) 值與(yu) 支付的對價(jia) (包括轉出的非現金資產(chan) 或承擔的新金融負債(zhai) )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第二十九條 企業(ye) 回購金融負債(zhai) 一部分的.應當在回購日按照繼續確認部分和終止確認部分的相對公允價(jia) 值。終該金融負債(zhai) 整體(ti) 的賬麵價(jia) 值進行分配.分配給終止確認部分的帳麵價(jia) 值與(yu) 支付幻有價(jia) 價(jia) (包括轉出的非現金資產(chan) 或承擔的新金融負債(zhai) )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第五章 金融工具計量
第三十條 企業(ye) 初始確認全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借,應當按照公允價(jia) 位計量。對於(yu)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相關(guan) 交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對於(yu) 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相關(guan) 交易費用應當計入初始確認金額.
第三十一條 交易費用,是指可直接歸屬於(yu) 購買(mai) 、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費用.新增的外部費用,是指企業(ye) 不購買(mai) 、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就不會(hui) 發生的費用。
交易費用包括支付給代理機構、谘詢公司、券商等的手續費和傭(yong) 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債(zhai) 券、折價(jia) 、融資費用、內(nei) 部管理成本及其他與(yu) 交易不直接相關(guan) 的費用。
第三十二條 企業(ye) 應當按照公允價(jia) 值對金融資產(chan) 進行後續計量,且不扣除將來處置該金融資產(chan) 時可能發生的交易費用.但是,下列情況除外: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及貸款和應收款項,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餘(yu) 成本計量;
(二)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jia) 且其公允價(jia) 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以及與(yu) 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chan) ,應當按照成本計量。
第三十三條 企業(ye) 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餘(yu) 成本對金融負債(zhai) 進行後續計量。但是,下列情況除外:
(一)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zhai) .應當按照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不扣除將來結清金融負債(zhai) 時可能發生的交易費用。
(二)與(yu)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jia) ,公允價(jia) 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負債(zhai) ,應當按照成本計量。
(三)沒有指定為(wei) 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zhai) ,且不屬於(yu) 本條(二)所指金融負債(zhai) 的財務擔保合同或將以低於(yu) 市場利率貸款的貸款承諾,應當在初始確認後按照下列兩(liang) 項金額之中的較高者進行續計量:
1.按照《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確定的金額;
2.初始確認金額扣除按照《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原則確定的累計攤銷額後的餘(yu) 額。
第三十四條 企業(ye) 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發生改變,使某項投資不再適合劃分為(wei)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wei)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並以公允價(jia) 值進行後續計量。重分類日,該投資的賬麵價(jia) 值與(yu) 公允價(jia) 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十五條 持有至到期投資部分出售或重分類的金額較大,且不屬於(yu) 第十六條所指的例外情況,使該投資的剩餘(yu) 部分不再適合劃分為(wei)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企業(ye) 應當將該投資的剩餘(yu) 部分重分類為(wei)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並以公允價(jia) 值進行後續計量。重分類日,該投資剩餘(yu) 部分的賬麵價(jia) 值與(yu) 其公允價(jia) 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十六條 對按照本準則規定應當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但以前公允價(jia) 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企業(ye) 應當在其公允價(jia) 值能夠可靠計量時改按公允價(jia) 值計量,相關(guan) 賬麵價(jia) 值與(yu) 公允價(jia) 誼之間的差額按照本準則第三十八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十七條 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發生改變.或公允價(jia) 值不再能夠可靠計量,或持有期限已超過本準則第十六條所指“兩(liang) 個(ge) 完整的會(hui) 計年度”,使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不再適合按照公允價(jia) 值計量時,企業(ye) 可以將該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改按成本或攤餘(yu) 成本計量,該成本或攤餘(yu) 成本為(wei) 重分類日該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公允價(jia) 值或賬麵價(jia) 值。與(yu) 該金融資產(chan) 相關(guan) 、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或損失,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該金融資產(chan) 有固定到期日的,應當在該金融資產(chan) 的剩餘(yu) 期限內(nei) ,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計入當期損益,該金融資產(chan) 的攤餘(yu) 成本與(yu) 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也應當在該金融資產(chan) 的剩餘(yu) 期限內(nei) ,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計入當期損益。該金融資產(chan) 在隨後的會(hui) 計期間發生減值的,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相關(guan) 利得或損失,應當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二)該金融資產(chan) 沒有固定到期日的,仍應保留在所有者權益中,在該金融資產(chan) 被處置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該金融資產(chan) 在隨後的會(hui) 計期間發生減值的,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相關(guan) 利得或損失,應當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策三十八條 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公允價(jia) 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與(yu) 套期保值有關(guan) 外,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公允價(jia) 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公允價(jia) 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chan) 形成的匯兌(dui) 損益外,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在該金融資產(chan) 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chan) 形成的匯兌(dui) 損益,應當計入當期損益.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
與(yu) 套期保值有關(guan) 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公允價(jia) 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的處理,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
第三十九條 以攤餘(yu) 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在終止確認,發生減值或攤銷時產(chan) 生的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但是,該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被指定為(wei) 被套期項目的,相關(guan) 的利得或損失的處理,適用《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
第六章 金融資產(chan) 減值
第四十條 企業(ye) 應當在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日對以公允價(jia) 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chan) 以外的金融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進行檢查,有客硯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
第四十一條 表明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是指金融資產(chan) 初始確認後實際發生的、對該金融資產(chan) 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有影響.且企業(ye) 能夠對該影響進行可靠計量的事項.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包括下列各項:
(一)發行方或債(zhai) 務人發生嚴(yan) 重財務困難;
(二)債(zhai) 務人違反了合同條款,如償(chang) 付利息或本金發生違約或逾期等;
(三)債(zhai) 權人出於(yu) 經濟或法律等方麵因素的考慮.對發生財務困難的債(zhai) 務人作出讓步;
(四)債(zhai) 務人很可能倒閉或進行其他財務重組:
(五)因發行方發生重大財務困難.該金融資產(chan) 無法在活躍市場繼續交易;
(六)無法辨認一組金融資產(chan) 中的某項資產(chan) 的現金流量是否已經減少。但根據公開的數據對其進行總體(ti) 評價(jia) 後發現,該組金融資產(chan) 自初始確認以來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確已減少且可計量,如該組金融資產(chan) 的債(zhai) 務人支付能力逐步惡化,或債(zhai) 務人所在國家或地區失業(ye) 率提高,擔保物在其所在地區的價(jia) 格明顯下降,所處行業(ye) 不景氣等;
(七)債(zhai) 務人經營所處的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境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使權益工具投資人可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
(八)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jia) 值發生嚴(yan) 重或非暫時性下跌;
(九)其他表明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
第四十二條 以攤餘(yu) 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不包括尚未發生的未來信用損失)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wei) 資產(chan) 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應當按照該金融資產(chan) 的原實際利率折現確定,並考慮相關(guan) 擔保物的價(jia) 值(取得和出售該擔保物發生的費用應當予以扣除)。原實際利率是初始確認該金融資產(chan) 時計算確定的實際利率.對於(yu) 浮動利率貸款、應收款項或持有至到期投資,在計算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可采用合同規定的現行實際利率作為(wei) 折現率。
短期應收款項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與(yu) 其現值相差很小的,在確定相關(guan) 減值損失時,可不對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
第四十三條 對單項金額重大的金融資產(chan) 應當單獨進行減值側(ce) 試,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已發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對單項金額不重大的金融資產(chan) ,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或包括在其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chan) 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單獨測試未發生減值的金融資產(chan) (包括單項金額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資產(chan) ),應當包括在其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chan) 組合中再進行減值側(ce) 試。已單項確認減值損失的金融資產(chan) ,不應包括在其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chan) 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第四十四條 對以攤餘(yu) 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chan) 確認減值損失後,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chan) 價(jia) 值已恢複,且客觀上與(yu) 確認該損失後發生的事項有關(guan) (如債(zhai) 務人的信用評級已提高等),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但是,該轉回後的賬麵價(jia) 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chan) 在轉回日的攤餘(yu) 成本.
第四十五條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jia) 且其公允價(jia) 值不能可量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yu) 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權益工具投資或衍生金融資產(chan) 的賬麵價(jia) 值,與(yu) 按照類似金融資產(chan) 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確定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wei) 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第四十六條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時,即使該金勝資產(chan) 沒有終止確認,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jia) 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為(wei)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攤銷金額、當前公允價(jia) 值和原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後的餘(yu) 額。
第四十七條 對於(yu) 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zhai) 務工具,在隨後的會(hui) 計期間公允價(jia) 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yu) 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後發生的事項有關(guan) 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第四十八條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但是.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jia) 且其公允價(jia) 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yu) 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chan) 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
第四十九條 金融資產(chan) 發生減值後,利息收入應當按照確定減值損失時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采用的折現率作為(wei) 利率計算確認。
第七章 公允價(jia) 值確定
第五十條 公允價(jia) 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chan) 交換或者債(zhai) 務清償(chang) 的金額.在公平交易中,交易雙方應當是持續經營企業(ye) ,不打算或不需要進行清算、重大縮減經營規模,或在不利條件下仍進行交易.
第五十一條 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活躍市場中的報價(jia) 應當用於(yu) 確定其公允價(jia) 值.活躍市場中的報價(jia) 是指易於(yu) 定期從(cong) 交易所、經紀商、行業(ye) 協會(hui) 、定價(jia) 服務機構等獲得的價(jia) 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實際發生的市場交易的價(jia) 格.
(一)在活躍市場上,企業(ye) 已持有的金融資產(chan) 或擬承擔的金融負債(zhai) 的報價(jia) ,應當是現行出價(jia) ;企業(ye) 擬購入的金融資產(chan) 或已承擔的金融負債(zhai) 的報價(jia) .應當是現行要價(jia) .
(二)企業(ye) 持有可抵銷市場風險的資產(chan) 和負債(zhai) 時,可采用市場中間價(jia) 確定可抵銷市場風險頭寸的公允價(jia) 值;同時,用出價(jia) 或要價(jia) 作為(wei) 確定淨敞口的公允價(jia) 值。
(三)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沒有現行出價(jia) 或要價(jia) ,但最近交易日後經濟環境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企業(ye) 應當采用最近交易的市場報價(jia) 確定該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公允價(jia) 值.
最近交易日後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時,企業(ye) 應當參考類似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現行價(jia) 格或利率,調整最近交易的市場報價(jia) ,以確定該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公允價(jia) 值。
企業(ye) 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最近交易的市場報價(jia) 不是公允價(jia) 值的,應當對最近交易的市場報價(jia) 作出適當調整,以確定該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公允價(jia) 值.
(四)金融工具組合的公允價(jia) 值,應當根據該組合內(nei) 單項金融工具的數量與(yu) 單位市場報價(jia) 共同確定.
(五)活期存款的公允價(jia) 值,應當不低於(yu) 存款人可支取時應付的金額;通知存款的公允價(jia) 值,應當不低於(yu) 存款人要求支取時應付金額從(cong) 可支取的第一天起進行折現的現值。
第五十二條 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躍市場的,企業(ye) 應當采用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jia) 值.采用估值技術得出的結果,應當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價(jia) 格.估值技術包括參考熟悉情況並自願交易的各方最近進行的市場交易中使用的價(jia) 格、參照實質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當前公允價(jia) 值、現金流量折現法和期權定價(jia) 模型等。
企業(ye) 應當選擇市場參與(yu) 者普遍認同,且被以往市場實際交易價(jia) 格驗證具有可靠性的估值技術確定金融工具的公允價(jia) 值:
(一)采用估值技術確定金融工具的公允價(jia) 值時,應當盡可能使用市場參與(yu) 者在金融工具定價(jia) 時考慮的所有市場參數,包括無風險利率、信用風險、外匯匯率,商品價(jia) 格、股價(jia) 或股價(jia) 指數、金融工具價(jia) 格未來波動率.提前償(chang) 還風險、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服務成本等,盡可能不使用與(yu) 企業(ye) 特定相關(guan) 的參數.
(二)企業(ye) 應當定期使用沒有經過修正或重新組合的金融工具公開交易價(jia) 格校正所采用的估值技術,並測試該估值技術的有效性.
(三)金融工具的交易價(jia) 格應當作為(wei) 其初始確認時的公允價(jia) 值的最好證據,但有客觀證據表明相同金融工具公開交易價(jia) 格更公允,或采用僅(jin) 考慮公開市場參數的估值技術確定的結果更公允的,不應當采用交易價(jia) 格作為(wei) 初始確認時的公允價(jia) 值,而應當采用更公允的交易價(jia) 格或估值結果確定公允價(jia) 值。
第五十三條 初始取得或源生的金融資產(chan) 或承擔的金融負債(zhai) ,應當以市場交易價(jia) 格作為(wei) 確定其公允價(jia) 值的基礎.
債(zhai) 務工具的公允價(jia) 值,應當根據取得日或發行日的市場情況和當前市場情況,或其他類似債(zhai) 務工具(即有類似的剩餘(yu) 期限、現金流量模式、標價(jia) 幣種、信用風險、擔保和利率基礎等)的當前市場利率確定.
債(zhai) 務人的信用風險和適用的信用風險貼水在債(zhai) 務工具發行後沒有改變的,可使用基準利率估計當前市場利率確定債(zhai) 務工具的公允價(jia) 值.債(zhai) 務人的信用風險和相應的信用風險貼水在債(zhai) 務工具發行後發生改變的,應當參考類似債(zhai) 務工具的當前價(jia) 格或利率,並考慮金融工具之間的差異調整,確定債(zhai) 務工具的公允價(jia) 值。
第五十四條 企業(ye) 采用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確定金融工具公允價(jia) 值的,應當使用合同條款和特征在實質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場收益率作為(wei) 折現率.金融工具的條款和特征,包括金融工具本身的信用質量 、合同規定采用固定利率計息的剩餘(yu) 期間、支付本金的剩餘(yu) 期間以及支付時采用的貨幣等.
沒有標明利率的短期應收款項和應付款項的現值與(yu) 實際交易價(jia) 格相差很小的,可以按照實際交易價(jia) 格計量 .
第五十五條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jia) 的權益工具投資、以及與(yu) 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表明其公允價(jia) 值能夠可靠計量:
(一)該金融工具公允價(jia) 值合理估計數的變動區間很小:
(二)該金融工具公允價(jia) 值變動區間內(nei) ,各種用於(yu) 確定公允價(jia) 值估計數的概率能夠合理地確定.
第八章 金融資產(chan) 、金融負債(zhai) 和權益工具定義(yi)
第五十六條 金融資產(chan) 是指企業(ye) 的下列資產(chan) :
(一)現金;
(二)持有的其他單位的權益工具;
(三)從(cong) 其他單位收取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chan) 的合同權利;
(四)在潛在有利條件下,與(yu) 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合同權利;
(五)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ye) 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權利,企業(ye) 根據該合同將收到非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
(六)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ye) 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權利,但企業(ye) 以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chan) 換取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權利除外。其中,企業(ye) 自身權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將來收取或支付企業(ye) 自身權益工具的合同.
第五十七條 金融負債(zhai) 是指企業(ye) 的下列負債(zhai) :
(一)向其他單位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chan) 的合同義(yi) 務:
(二)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yu) 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chan) 或金融負債(zhai) 的合同義(yi) 務:
(三)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ye) 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義(yi) 務,企業(ye) 根據該合同將交付非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
(四)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ye) 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義(yi) 務.但企業(ye) 以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chan) 換取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義(yi) 務除外.其中,企業(ye) 自身權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將來收取或支付企業(ye) 自身權益工具的合同。
第五十八條 權益工具是指能證明擁有某個(ge) 企業(ye) 在扣除所有負債(zhai) 後的資產(chan) 中的剩餘(yu) 權益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