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眾(zhong) 多,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統賬”結合的基本養(yang) 老保險在現實執行中存在不少的問題:繳費率偏高,拖欠和拒繳現象仍較嚴(yan) 重;個(ge) 人賬戶“空賬”現象;過渡成本籌資不明確;資金運行仍是現收現付製;由於(yu) “統賬”結合模式中的部分積累製未能實現,使社會(hui) 對已退休者和在職員工的隱性債(zhai) 務顯性化,增加了社會(hui) 保障風險。我們(men) 要健全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的三大支柱。要逐步降低法定基本養(yang) 老保險項目的替代率,同時鼓勵企業(ye) 建立企業(ye) 年金和員工自我儲(chu) 蓄保障,來完善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 企業(ye) 年金是三大支柱中的關(guan) 鍵一環。
企業(ye) 年金製度的建立一般有待遇確定型企業(ye) 年金計劃(DB計劃)和繳費確定型企業(ye) 年金計劃(DC計劃)兩(liang) 種參加模式可供選擇:待遇確定型(Defined Benefit Plan,DB計劃)是指企業(ye) 根據員工的工資水平、工齡、貢獻程度等因素來確定其退休後養(yang) 老金支付額,再通過精算方法計算出各年繳費。而投資風險、死亡率風險、薪金增長風險等全由企業(ye) 承擔。繳費確定型計劃(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DC計劃)是指由雇主和員工定期按照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至員工個(ge) 人賬戶,員工的退休金水平取決(jue) 於(yu) 資金積累規模及其投資收益情況,退休金可以由員工一次性支取,也可以分期支取;而投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則由員工自己承擔。無論是DB計劃還DC計劃都各有其適應的範圍和特點。
DB計劃最大的優(you) 點是對於(yu) 員工其退休收入保障穩定可靠,退休金事先明確規定;DB計劃考慮了員工的工資水平、工齡等因素,可為(wei) 那些工作時間較長、工資水平較高的員工提供較高的養(yang) 老金替代率。所以對於(yu) 年齡較大、風險承受力低、流動性小的員工來說是更為(wei) 理想的選擇。DB計劃也有不足之處:為(wei) 了保證待遇確定型養(yang) 老金支付方式運行下去,很多國家的企業(ye) 一般采取現收現付的辦法籌集資金。然而現收現付式基本上不符合企業(ye) 年金完全積累和投資運營的屬性,同時會(hui) 加劇在崗員工和退休員工的代際矛盾,特別是在老齡化日益加重的情況下,現收現付籌資方式顯然是行不通的。企業(ye) 還需要承擔較大的投資風險:一是在年金投資收益較低的情況下,企業(ye) 為(wei) 了維持退休金待遇水平不變,必須追加向DB計劃供款;二是退休員工壽命延長,企業(ye) 必須追加因長壽帶來的供款額。同時,DB計劃計劃的給付與(yu) 員工退休前的繳費具有較弱的關(guan) 聯性,員工有少繳費、不繳費或“搭便車”的動機,繳費的激勵作用較弱。最後,精算管理複雜、費用高。DB計劃在確定了養(yang) 老金待遇後,繳費率是要通過定期的精算確定的,隨著基金收益率、物價(jia) 等經濟指數的變化,為(wei) 保證養(yang) 老金待遇,相應的繳費率就需要根據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麵,各國法律對於(yu) DB計劃相關(guan) 規定較DC計劃更加嚴(yan) 格, DB計劃就要在這方麵的管理上投入額外的財力物力人力。
DC計劃的優(you) 勢是:第一,DC計劃為(wei) 員工建立個(ge) 人賬戶,員工可以隨時了解自己退休金的積累情況,賬戶基金還可以隨員工轉移,員工可以自主決(jue) 定投資方向;第二,DC計劃具有透明度高、操作簡便、繳費水平可根據企業(ye) 經營狀況進行調整,更加靈活;第三,個(ge) 人賬戶的資產(chan) 實行完全積累,養(yang) 老金的支付與(yu) 賬戶財產(chan) 積累是對稱的,不會(hui) 現“空賬運行”和收支不平衡的赤字現象。第四,而DC計劃計劃的給付水平取決(jue) 於(yu) 員工退休前的繳費積累和投資收益積累水平,具有較強的關(guan) 聯,所以具有較強的繳費激勵。因此員工有很強的動機為(wei) 自己的個(ge) 人賬戶繳費。第五,DC模式不需要精算,賬戶積累權益等於(yu) 個(ge) 人賬戶積累的實際金額,減輕了企業(ye) 不斷追加供款的經濟負擔。DC計劃的劣勢主要是員工未來收入不穩定,退休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個(ge) 人賬戶的投資收益情況。如果投資市場不完善投資工具不健全,那麽(me) DC計劃的收益性就很難保證。導致企業(ye) 年金無法保值增值,甚至出現虧(kui) 損。個(ge) 人賬戶中積累的資金就無法滿足員工退休生活的要求。反之相對於(yu) DB計劃來講,這對與(yu) 雇主卻轉移了風險。雇主隻需按時足額繳費就可以了,不必擔心投資虧(kui) 損對養(yang) 老基金的影響。
除了上述DC計劃的優(you) 勢非常符合我國目前的國情以外,以下三個(ge) 原因也是選擇DC計劃的主要根據:
(1)DC計劃可以減少企業(ye) 負擔,提高競爭(zheng) 力。
我國目前基本社會(hui) 保障製度的繳費水平已很高,企業(ye) 負擔已非常大。從(cong) 主要大城市的平均情況來看,“三險”加上住房公積金再加上企業(ye) 年金,企業(ye) 的成本就將超過60%;在加入WTO的背景下,過高的企業(ye) 福利成本無疑是一個(ge) 不利因素,其競爭(zheng) 力將無疑會(hui) 受到較大影響。可想而知,較高的基本社會(hui) 保障繳費水平對發展企業(ye) 年金已形成了一個(ge) 重要障礙。如果再引入DB計劃,沉重的繳費對企業(ye) 競爭(zheng) 力來說都將產(chan) 生很大的影響。DB計劃繳費水平較高長期看將會(hui) 導致出現許多問題,最直接的後果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可能出現以下幾種後果:一是雇主減少貨幣工資水平,使勞動總成本降下來,其引發的後果就會(hui) 降低購買(mai) 力,減少內(nei) 需;二是雇主進行裁員以減少人力成本,其引發的社會(hui) 後果就會(hui) 使失業(ye) 現象惡化;三是雇主提高產(chan) 品價(jia) 格,但這將影響價(jia) 格總水平的上升,從(cong) 而降低了工資的實際購買(mai) 力,產(chan) 生價(jia) 格壓力和通脹壓力。
(2)DC模式在客觀上可以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
與(yu) DB計劃相比,DC計劃的年金基金屬於(yu) 長期性資金。DC計劃年金基金遊離於(yu) 企業(ye) 資產(chan) 之外,其獨立的信托型資產(chan) 地位決(jue) 定了它在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投資運作中必然成為(wei) 促進我國不成熟資本市場發育的長期性穩定資金。企業(ye) 年金基金的長期、穩健和大資金量的特點,對於(yu) 當期被短期熱錢衝(chong) 擊的資本市場來說,起到了增加市場容量,穩定市場價(jia) 格,和減少短期投機資金對市場的衝(chong) 擊。DC計劃有利於(yu) 推動養(yang) 老基金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對推動資本市場具有不可比擬的作用。建立DC計劃製度實際上意味著為(wei) 我國發展資本市場製定一套市場秩序和機構紀律。
(3)國家無須建立“再保險”機製,可以避免未來中央財政風險的包袱。
DC計劃製度根本無需設立再保險機製。但如果建立DB計劃的話,不久中央政府就很可能為(wei) 了避免因企業(ye) 倒閉等因素而無法繼續DB計劃的風險,而步發達國家後塵建立再保險公司。我國民營企業(ye) 的平均生命周期隻有2.9年,有60%的民企在5年內(nei) 破產(chan) ,85%的在10年內(nei) 死亡,換言之,每年新生15萬(wan) 家民營企業(ye) ,同時每年死亡10萬(wan) 多家;因為(wei) 從(cong) 理論上講,DB計劃理應受到國家的擔保,這個(ge) “潛台詞”必將使它們(men) 成為(wei) 最大的再保險需求群體(ti) ,特別是國有困難企業(ye) 會(hui) 更為(wei) 青睞DB計劃,認為(wei) 有國家的擔保,發生道德風險。
客觀地講,無論是DB計劃還是DC計劃都具有各自的優(you) 缺點,美國的企業(ye) 補充養(yang) 老保險已有120多年曆史, 發展至今, 企業(ye) 補充養(yang) 老保險計劃產(chan) 生了各種不同模式。20世紀80年代以前企業(ye) 退休金計劃以DB計劃模式為(wei) 主;80年以後DC計劃發展極為(wei) 迅速, 無論從(cong) 計劃數量上還是從(cong) 擁有資產(chan) 上目前都已超過DB計劃。2001 年底, DB計劃總資產(chan) 隻有18650億(yi) 美元, 而DC計劃擁有退休資產(chan) 已達24520億(yi) 美元。其中, DC計劃資產(chan) 的78%屬於(yu) 401(k) 企業(ye) 退休金計劃所有。但是無論是DB計劃還是DC計劃, 都在一直不斷增長之中。我們(men) 可以根據我國企業(ye) 不同的情況,靈活選擇不同的企業(ye) 年金管理模式:鼓勵建立DC計劃,不排斥DB計。DC計劃的眾(zhong) 多優(you) 勢顯示了其更適合我國廣大中小企業(ye) 建立企業(ye) 年金的實際情況。但是根據企業(ye) 年金的自願性和多樣化特征,允許一些有經濟承受能力的大型企業(ye) 、企業(ye) 集團建立DB計劃。在美國,大型企業(ye) 往往通過建立待遇確定的補充養(yang) 老保險(DB計劃)作為(wei) 員工穩定的福利,借此鼓勵員工長期留在企業(ye) 。從(cong) 實踐來看,在中國目前的條件下,相當一部分資產(chan) 雄厚、效益好的大企業(ye) 表示願意采用DB計劃作為(wei) 員工穩定的福利,借此來鼓勵和吸引員工長期留在企業(ye) 。另外,從(cong) 我國社保製度正處於(yu) 轉軌時期的特定國情來看,很多年齡大的員工麵臨(lin) 著積累時間短的問題,常規的DC計劃顯然無法滿足這部分人群的對企業(ye) 年金的需求,隻能為(wei) 他們(men) 建立DB計劃。在經曆過企業(ye) 年金發展初期階段之後,企業(ye) 年金將會(hui) 逐漸以確定繳費計劃(DC計劃)為(wei) 主。即使目前美國DC計劃已經超過DB計劃,但是不可否認DB計劃仍然具有存在的必要,並具有一定的市場份額,而且新趨勢是混合計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