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法規
企業重組上市IPO

香港會計準則:財務報告更具可比性

以往赴香港上市公司在編製財務報告時有兩(liang) 個(ge) 選擇:一是采用香港會(hui) 計準則,二是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但從(cong) 2005年開始,這種選擇已經不具任何實際意義(yi) 了。因為(wei) 新“香港財務報告準則”(HKFRS)與(yu) 國際準則全麵接軌,兩(liang) 者幾乎一模一樣。每項新香港準則末尾都附帶提到和國際準則的差異,絕大部分香港準則用自己的話說是“逐字不差”了。新香港準則全麵修訂後,已經實現了從(cong) 體(ti) 係到條文與(yu) 國際準則的趨同。

消除香港準則和國際準則的差異,上市公司可以得到的好處是,能讓更多投資人不費勁地了解公司業(ye) 績,免去了報表轉換的麻煩。而整個(ge) 香港市場上的財務報告由於(yu) 均采用了一個(ge) 報告標準,業(ye) 績更容易比較。

香港準則選擇2005年接軌IFRS, 順應了全球會(hui) 計準則趨同的潮流,也剛好呼應了歐盟市場。歐盟7000多家上市公司也是從(cong) 2005年起采用IFRS。區別是歐盟公司是直接采用IFRS,而香港準則是通過“修訂版”接軌國際準則。

長遠來看,香港準則接軌國際準則有助於(yu) 提升香港市場的品牌,樹立一個(ge) 更為(wei) 國際化的形象,也有利於(yu) 維護香港在亞(ya) 洲IPO市場中的競爭(zheng) 地位。

2005年香港會(hui) 計準則接軌IFRS的第一年,目前大部分公司尚在編製接軌後的首份年度財報。上市公司特別是審核委員會(hui) 最不輕鬆。確保過程和結果令人滿意既是一個(ge) 技術問題,也是一個(ge) 溝通問題。

新版準則在某些項目上其複雜程度與(yu) 修訂前的版本不可同日而語。有評論說,自2003年11月起,國際會(hui) 計準則委員會(hui) (I-ASB)頒布的準則和指南已經多達3000多頁。挑戰來自許多準則是新采納的,公司的財會(hui) 人員還在了解這些準則的具體(ti) 操作方法,這將增加此項工作的複雜性。另外,因采用公允價(jia) 值對資產(chan) 和負債(zhai) 計價(jia) 而導致的收益和權益波動,也增加了投資者關(guan) 係管理的風險。

另外,有研究指出實施新準則遠不是一項技術性的會(hui) 計操作,它可能對公司的營運方式產(chan) 生重大影響,交易結構也會(hui) 因此發生變化,例如:信息係統必須能采集到新的數據,以滿足會(hui) 計確認和計量的要求;銷售合同中可能包含了嵌入式的衍生金融工具,會(hui) 計上新的入賬要求可能影響到公司的定價(jia) 策略;新準則對“套期”業(ye) 務嚴(yan) 格規範,需要更廣泛地使用計價(jia) 模型(包括相關(guan) 數據)和會(hui) 計假設等。

最為(wei) 重要的是,新準則帶來的會(hui) 計確認和計量的變化,必然影響到公司和投資人評價(jia) 公司業(ye) 績時所使用的計算標準,管理層可能因此調整業(ye) 績目標,而董事會(hui) 也可能因此調整股利政策。這些都是必需和投資人溝通的事情。

香港采用新準則將會(hui) 提高財務報告的成本,這是意料之內(nei) 的。對於(yu) 國內(nei) 想去香港上市的企業(ye) ,門檻可能暫時有所提高,需要特別對會(hui) 計準則的變化加以考慮。目前,中國的會(hui) 計準則也正走在國際趨同的道路上,隨著中國準則和國際準則差距上的縮小,國內(nei) 企業(ye) 在采用香港新準則時所需作出的調整也將會(hui) 逐漸減少,甚至可能在可預見的將來得以完全消除。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