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資金支持
第三章 創業(ye) 扶持
第四章 技術創新
第五章 市場開拓
第六章 社會(hui) 服務
第七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wei) 了改善中小企業(ye) 經營環境,促進中小企業(ye) 健康發展,擴大城鄉(xiang) 就業(ye) ,發揮中小企業(ye) 在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製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中小企業(ye) ,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ei) 依法設立的有利於(yu) 滿足社會(hui) 需要,增加就業(ye) ,符合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生產(chan) 經營規模屬於(yu) 中小型的各種所有製和各種形式的企業(ye) 。
中小企業(ye) 的劃分標準由國務院負責企業(ye) 工作的部門根據企業(ye) 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chan) 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ye) 特點製定,報國務院批準。
第三條 國家對中小企業(ye) 實行積極扶持、加強引導、完善服務、依法規範、保障權益的方針,為(wei) 中小企業(ye) 創立和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
第四條 國務院負責製定中小企業(ye) 政策,對全國中小企業(ye) 的發展進行統籌規劃。
國務院負責企業(ye) 工作的部門組織實施國家中小企業(ye) 政策和規劃,對全國中小企業(ye) 工作進行綜合協調、指導和服務。
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根據國家中小企業(ye) 政策和統籌規劃,在各自職責範圍內(nei) 對中小企業(ye) 工作進行指導和服務。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的負責企業(ye) 工作的部門和其他有關(guan) 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nei) 對本行政區域內(nei) 的中小企業(ye) 進行指導和服務。
第五條 國務院負責企業(ye) 工作的部門根據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結合中小企業(ye) 特點和發展狀況,以製定中小企業(ye) 發展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等方式,確定扶持重點,引導鼓勵中小企業(ye) 發展。
第六條 國家保護中小企業(ye) 及其出資人的合法投資,及因投資取得的合法收益。任何單位和個(ge) 人不得侵犯中小企業(ye) 財產(chan) 及其合法收益。
任何單位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向中小企業(ye) 收費和罰款,不得向中小企業(ye) 攤派財物。中小企業(ye) 對違反上述規定的行為(wei) 有權拒絕和有權舉(ju) 報、控告。
第七條 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維護中小企業(ye) 的合法權益,保護其依法參與(yu) 公平競爭(zheng) 與(yu) 公平交易的權利,不得歧視,不得附加不平等的交易條件。
第八條 中小企業(ye) 必須遵守國家勞動安全、職業(ye) 衛生、社會(hui) 保障、資源環保、質量、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麵的法律、法規,依法經營管理,不得侵害職工合法權益,不得損害社會(hui) 公共利益。
第九條 中小企業(ye) 應當遵守職業(ye) 道德,恪守誠實信用原則,努力提高業(ye) 務水平,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第二章 資金支持
第十條 中央財政預算應當設立中小企業(ye) 科目,安排扶持中小企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財政支持。
第十一條 國家扶持中小企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促進中小企業(ye) 服務體(ti) 係建設,開展支持中小企業(ye) 的工作,補充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和扶持中小企業(ye) 發展的其他事項。
第十二條 國家設立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由下列資金組成:
(一)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扶持中小企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
(二)基金收益;
(三)捐贈;
(四)其他資金。
國家通過稅收政策,鼓勵對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的捐贈。
第十三條 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用於(yu) 下列扶持中小企業(ye) 的事項:
(一)創業(ye) 輔導和服務;
(二)支持建立中小企業(ye) 信用擔保體(ti) 係;
(三)支持技術創新;
(四)鼓勵專(zhuan) 業(ye) 化發展以及與(yu) 大企業(ye) 的協作配套;
(五)支持中小企業(ye) 服務機構開展人員培訓、信息谘詢等項工作;
(六)支持中小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
(七)支持中小企業(ye) 實施清潔生產(chan) ;
(八)其他事項。
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的設立和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十四條 中國人民銀行應當加強信貸政策指導,改善中小企業(ye) 融資環境。
中國人民銀行應當加強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鼓勵商業(ye) 銀行調整信貸結構,加大對中小企業(ye) 的信貸支持。
第十五條 各金融機構應當對中小企業(ye) 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進金融服務,轉變服務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各商業(ye) 銀行和信用社應當改善信貸管理,擴展服務領域,開發適應中小企業(ye) 發展的金融產(chan) 品,調整信貸結構,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信貸、結算、財務谘詢、投資管理等方麵的服務。
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應當在其業(ye) 務經營範圍內(nei) ,采取多種形式,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金融服務。
第十六條 國家采取措施拓寬中小企業(ye) 的直接融資渠道,積極引導中小企業(ye) 創造條件,通過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各種方式直接融資。
第十七條 國家通過稅收政策鼓勵各類依法設立的風險投資機構增加對中小企業(ye) 的投資。
第十八條 國家推進中小企業(ye) 信用製度建設,建立信用信息征集與(yu) 評價(jia) 體(ti) 係,實現中小企業(ye) 信用信息查詢、交流和共享的社會(hui) 化。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應當推進和組織建立中小企業(ye) 信用擔保體(ti) 係,推動對中小企業(ye) 的信用擔保,為(wei) 中小企業(ye) 融資創造條件。
中小企業(ye) 信用擔保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二十條 國家鼓勵各種擔保機構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信用擔保。
第二十一條 國家鼓勵中小企業(ye) 依法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性融資擔保。
第三章 創業(ye) 扶持
第二十二條 政府有關(guan) 部門應當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必要的、相應的信息和谘詢服務,在城鄉(xiang) 建設規劃中根據中小企業(ye) 發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必要的場地和設施,支持創辦中小企業(ye) 。
失業(ye) 人員、殘疾人員創辦中小企業(ye) 的,所在地政府應當積極扶持,提供便利,加強指導。
政府有關(guan) 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拓寬渠道,引導中小企業(ye) 吸納大中專(zhuan) 學校畢業(ye) 生就業(ye) 。
第二十三條 國家在有關(guan) 稅收政策上支持和鼓勵中小企業(ye) 的創立和發展。
第二十四條 國家對失業(ye) 人員創立的中小企業(ye) 和當年吸納失業(ye) 人員達到國家規定比例的中小企業(ye) ,符合國家支持和鼓勵發展政策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ye) ,在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創辦的中小企業(ye) ,安置殘疾人員達到國家規定比例的中小企業(ye) ,在一定期限內(nei) 減征、免征所得稅,實行稅收優(you) 惠。
第二十五條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為(wei) 創業(ye) 人員提供工商、財稅、融資、勞動用工、社會(hui) 保障等方麵的政策谘詢和信息服務。
第二十六條 企業(ye) 登記機關(guan) 應當依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辦理中小企業(ye) 設立登記手續,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登記者。不得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之外設置企業(ye) 登記的前置條件;不得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之外,收取其他費用。
第二十七條 國家鼓勵中小企業(ye) 根據國家利用外資政策,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創辦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e) 。
第二十八條 國家鼓勵個(ge) 人或者法人依法以工業(ye) 產(chan) 權或者非專(zhuan) 利技術等投資參與(yu) 創辦中小企業(ye) 。
第四章 技術創新
第二十九條 國家製定政策,鼓勵中小企業(ye) 按照市場需要,開發新產(chan) 品,采用先進的技術、生產(chan) 工藝和設備,提高產(chan) 品質量,實現技術進步。
中小企業(ye) 技術創新項目以及為(wei) 大企業(ye) 產(chan) 品配套的技術改造項目,可以享受貸款貼息政策。
第三十條 政府有關(guan) 部門應當在規劃、用地、財政等方麵提供政策支持,推進建立各類技術服務機構,建立生產(chan) 力促進中心和科技企業(ye) 孵化基地,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技術信息、技術谘詢和技術轉讓服務,為(wei) 中小企業(ye) 產(chan) 品研製、技術開發提供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企業(ye) 技術、產(chan) 品升級。
第三十一條 國家鼓勵中小企業(ye) 與(yu) 研究機構、大專(zhuan) 院校開展技術合作、開發與(yu) 交流,促進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積極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ye) 。
第五章 市場開拓
第三十二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大企業(ye) 與(yu) 中小企業(ye) 建立以市場配置資源為(wei) 基礎的、穩定的原材料供應、生產(chan) 、銷售、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等方麵的協作關(guan) 係,帶動和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
第三十三條 國家引導、推動並規範中小企業(ye) 通過合並、收購等方式,進行資產(chan) 重組,優(you) 化資源配置。
第三十四條 政府采購應當優(you) 先安排向中小企業(ye) 購買(mai) 商品或者服務。
第三十五條 政府有關(guan) 部門和機構應當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指導和幫助,促進中小企業(ye) 產(chan) 品出口,推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yu) 交流。
國家有關(guan) 政策性金融機構應當通過開展進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等業(ye) 務,支持中小企業(ye) 開拓國外市場。
第三十六條 國家製定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ye) 到境外投資,參與(yu) 國際貿易,開拓國際市場。
第三十七條 國家鼓勵中小企業(ye) 服務機構舉(ju) 辦中小企業(ye) 產(chan) 品展覽展銷和信息谘詢活動。
第六章 社會(hui) 服務
第三十八條 國家鼓勵社會(hui) 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