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權壓法對會(hui) 計監督的挑戰
《會(hui) 計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hui) 計機構、會(hui) 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hui) 計機構、會(hui) 計人員違法辦理會(hui) 計事項”,並指出“會(hui) 計機構、會(hui) 計人員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hui) 計製度規定的會(hui) 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但是,有的單位負責人運用職權壓製《會(hui) 計法》的實施,授意、指使或者強令會(hui) 計人員辦理違法的會(hui) 計事項,如私費公報、偷漏稅收、走私販私、行賄受賄、私分公產(chan) 等,如果會(hui) 計人員拒絕辦理,則會(hui) 遭到打擊報複,在權與(yu) 法的矛盾中,會(hui) 計監督乏力現象普遍,難以行使會(hui) 計監督權,尤其在社會(hui) 不正之風盛行,黨(dang) 政官員存在腐敗且又官官相護的大環境下,多數會(hui) 計人員不敢惹怒頂頭上司,致使會(hui) 計監督失控現象長期不能得到有效解決(jue) 。
二、利益驅動對會(hui) 計核算的挑戰
會(hui) 計法規要求會(hui) 計人員按照會(hui) 計製度規定如實反映經濟事項,向會(hui) 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可靠的會(hui) 計信息,但在會(hui) 計實踐中,單位領導人員或黨(dang) 政官員在利益驅動下要求會(hui) 計人員弄虛作假,或虛報利潤,誇大業(ye) 績;或隱瞞收入、擴大成本,透漏稅收;或造假證、記假賬、編假表,欺騙國家或他人,從(cong) 中謀取利益。會(hui) 計人員為(wei) 了保護自身利益又必須不得已而為(wei) 之。會(hui) 計信息失真已成為(wei) 久治難愈的頑症。可見,某些掌權者或經辦人員的利益驅動對會(hui) 計如實核算是一大挑戰。
三、職業(ye) 道德缺失對會(hui) 計誠信理財的挑戰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jia) 值規律支配一切,沒有錢,難辦事,所以人們(men) 的價(jia) 值觀發生了重大變化,唯利是圖價(jia) 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大公無私價(jia) 值觀、人們(men) 的經濟活動多是為(wei) 了自己,為(wei) 了金錢。因此,黨(dang) 政官員腐敗,社會(hui) 不正之風盛行。會(hui) 計人員在這種大環境中從(cong) 事職業(ye) 活動,突出表現為(wei) 職業(ye) 道德的缺失,弄虛作假、追求私利(包括小團體(ti) 、地方利益)體(ti) 現於(yu) 會(hui) 計職業(ye) 活動的各個(ge) 角落。但會(hui) 計是一門科學,會(hui) 計法規要求會(hui) 計人員規範執業(ye) ,誠信理財,不搞虛假,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會(hui) 計職業(ye) 道德的缺失對會(hui) 計誠信理財構成了嚴(yan) 重威脅,使誠信理財難以實現。
四、不和諧的會(hui) 計環境對會(hui) 計行為(wei) 規範化的挑戰
會(hui) 計事業(ye) 的科學發展要求會(hui) 計行為(wei) 規範化,按照會(hui) 計法規、準則、製度的要求處理會(hui) 計事項,否則會(hui) 計事業(ye) 就難以實現科學發展。但就當前我國會(hui) 計的內(nei) 外環境看,難以實現會(hui) 計行為(wei) 的規範化,一是內(nei) 部環境存在企業(ye) 治理結構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內(nei) 部製約機製,導致“內(nei) 部人”控製,個(ge) 別人說了算,使企業(ye) 的會(hui) 計行為(wei) 處於(yu) 個(ge) 人利益支配之下,難以做到規範化;二是外部環境,存在國家會(hui) 計管理和社會(hui) 審計監督乏力的問題,造成違法受益,執法吃虧(kui) 現象長期得不到解決(jue) 。外部約束乏力,使一些掌權者私欲膨脹,為(wei) 所欲為(wei) 。而會(hui) 計地位的受控性又使會(hui) 計成為(wei) 個(ge) 別人以權謀私的工具。因此會(hui) 計環境對會(hui) 計行為(wei) 規範化的挑戰成為(wei) 會(hui) 計難以和諧發展、科學發展的重要因素。
五、知識經濟會(hui) 計對傳(chuan) 統會(hui) 計的挑戰
隨著我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一體(ti) 化的世界經濟體(ti) 係,大大加快了我國企業(ye) 知識化的進程,不少企業(ye) 已成為(wei) 知識型企業(ye) 。這就要求企業(ye) 建立和完善知識經濟會(hui) 計體(ti) 係。一是突破傳(chuan) 統會(hui) 計將企業(ye) 看成是單純盈利組織。謀求企業(ye) 利潤最大化的觀念,樹立社會(hui) 責任觀念,建立和完善社會(hui) 責任會(hui) 計體(ti) 係,對企業(ye) 應盡的社會(hui) 責任及應承擔社會(hui) 責任而支付的社會(hui) 成本進行確認和計量。對企業(ye) 不僅(jin) 考核自身效益,而且考核社會(hui) 效益;二是要突破傳(chuan) 統會(hui) 計以物力資本(即傳(chuan) 統的資本)為(wei) 中心的核算體(ti) 係,將人力資源作為(wei) 資本,以人力資本為(wei) 中心,人力資本與(yu) 物力資本共享企業(ye) 剩餘(yu) ,建立人力資源會(hui) 計核算體(ti) 係,對人力資源的價(jia) 值進行確認和計量,以挖掘人力潛力和人才智能,增強企業(ye) 競爭(zheng) 能力;三是要突破傳(chuan) 統會(hui) 計以實物資產(chan) 為(wei) 重點的核算方法,適應知識經濟企業(ye) 無形資產(chan) 為(wei) 主體(ti) 的特點,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chan) 會(hui) 計核算體(ti) 係,對企業(ye) 的無形資產(chan) 進行全方位的確認和計量,將無形資產(chan) 作為(wei) 核算的主要對象。
六、增強企業(ye) 競爭(zheng) 能力對會(hui) 計管理素質的挑戰
財務管理在企業(ye) 管理中處於(yu) 中心地位,在我國財務與(yu) 會(hui) 計合一的現行體(ti) 製下,日愈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要求會(hui) 計人員參與(yu) 企業(ye) 管理,為(wei) 企業(ye) 經營者當好參謀助手,以增強企業(ye) 競爭(zheng) 能力。但日前我國會(hui) 計人員多為(wei) 核算型人員,都不適應企業(ye) 競爭(zheng) 對會(hui) 計管理的要求。
七、戰略管理會(hui) 計對傳(chuan) 統會(hui) 計的挑戰
戰略管理會(hui) 計是企業(ye) 經營戰略管理在會(hui) 計管理中的體(ti) 現,其突出特點是具有長期性、全局性、指導性、競爭(zheng) 性。主要是為(wei) 企業(ye) 提供外部市場和競爭(zheng) 對手的會(hui) 計信息,分析企業(ye) 在競爭(zheng) 中所處的地位,幫助企業(ye) 製定和實施戰略計劃。戰略管理會(hui) 計站在長遠的發展高度。謀求企業(ye) 競爭(zheng) 能力的增強,它不僅(jin) 重視數量,而且更重視信息導向、發展趨勢,通過一係列戰略性業(ye) 績指標來幫助企業(ye) 決(jue) 策者了解自身在競爭(zheng) 中的位置及競爭(zheng) 對手情況,包括成本、價(jia) 格、市場占有等方麵的指標。
八、會(hui) 計的藝術性處理對會(hui) 計科學性的挑戰
會(hui) 計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它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既有精確性,又有模糊性。會(hui) 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即真實性、全麵性、可比性、相關(guan) 性、及時性等,這些要求決(jue) 定了會(hui) 計是強調精確性的科學。但由於(yu) 會(hui) 計是用價(jia) 值形式來反映物質運動,而這種反映又是借助於(yu) 貨幣形式的價(jia) 格來完成,而價(jia) 格又是經常背離價(jia) 值的,這是物質運動與(yu) 價(jia) 值運動既相互依賴又相互背離的結果,所以會(hui) 計核算又必然存在模糊性。從(cong) 會(hui) 計原則之間的矛盾,如會(hui) 計的及時性與(yu) 真實性的矛盾、全麵性與(yu) 重要性的矛盾等也削弱了會(hui) 計的真實性。從(cong) 會(hui) 計方法的選擇上(如固定資產(chan) 折舊方法、年限的選擇、材料發出計價(jia) 方法的選擇等)也使會(hui) 計難以精確。
九、多種經濟成分發展對會(hui) 計管理的挑戰
多種經濟成分的快速發展。使非公有製企業(ye) 大大增多,其會(hui) 計人員良莠不齊,會(hui) 計核算不規範現象比較嚴(yan) 重。這對會(hui) 計管理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一是從(cong) 企業(ye) 內(nei) 部會(hui) 計管理,難以適應會(hui) 計規範化的要求,企業(ye) 管理者缺乏會(hui) 計管理經驗;二是從(cong) 企業(ye) 外部國家會(hui) 計管理來說,無論是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管理方法。哪個(ge) 方麵都未跟上形勢發展,隻習(xi) 慣於(yu) 管理公有製單位,不習(xi) 慣於(yu) 管理非公有製單位。這些都需通過改革會(hui) 計管理體(ti) 製和方法加以解決(jue) 。
十、世界經濟一體(ti) 化對會(hui) 計國家化的挑戰
世界經濟一體(ti) 化,要求我國會(hui) 計必須與(yu) 國際會(hui) 計接軌,在這方麵我們(men) 已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了會(hui) 計法規的改革,關(guan) 鍵是如何在改革中處理好會(hui) 計國際化與(yu) 國家化的關(guan) 係。要結合我國國情,在實現會(hui) 計國際化,采用國際會(hui) 計準則與(yu) 方法的過程中。保留或製定適合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要求的那些會(hui) 計處理規則與(yu) 方法,以更充分地反映經濟現實和經濟事項的實質內(nei) 容,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服務。可見,在深化會(hui) 計改革中如何處理好會(hui) 計國際化與(yu) 國家化的關(guan) 係是個(ge) 重要問題。世界經濟一體(ti) 化對我國傳(chuan) 統會(hui) 計是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