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管理
企業重組上市IPO

會計與稅收零差異的納稅調整舉例

通常情況下,會(hui) 計與(yu) 稅收如果存在差異,自然要進行納稅調整。但今年在受托為(wei) 企業(ye) 進行企業(ye) 所得稅鑒證審核中,依據新的《企業(ye) 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我們(men) 發現一個(ge) 特殊現象,那就是即使會(hui) 計與(yu) 稅收的差異為(wei) “零”,也要進行納稅調整。

  【案例】甲公司2007年1月l日以80萬(wan) 元的價(jia) 格購入乙公司3%的股份。乙公司為(wei) 一家未上市的民營企業(ye) ,其股權不存在明確的市場價(jia) 格。甲公司在取得該部分投資後,未以任何方式參與(yu) 被投資單位的生產(chan) 經營決(jue) 策。2007年度乙公司實現利潤100萬(wan) 元,2008年4月,乙公司宣布分配2007年度利潤80萬(wan) 元,甲公司於(yu) 同年5月收到現金股利2.4萬(wan) 元。

  甲公司根據《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2006)》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投資企業(ye) 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製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jia) 、公允價(jia) 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對該筆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同時,根據《企業(ye) 會(hui) 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2006)》第七條規定,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wei) 當期投資收益。甲公司會(hui) 計處理如下:

  (1)2007年取得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000

  貸:銀行存款           800000

  (2)2008年4月乙公司宣告分配利潤時:

  借:應收股利           24000

  貸:投資收益           24000

  (3)2008年5月收到現金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24000

  貸:應收股利           24000

  今年3月,甲公司進行2008年企業(ye) 所得稅年度納稅匯算申報,填製《企業(ye) 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之附表十一《長期股權投資所得(損失)明細表》,該表第七欄會(hui) 計投資收益填24000元(假設該公司無其他長期股權投資)。

  根據《企業(ye) 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ye) 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wei) 免稅收入。同時,根據《企業(ye) 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jue) 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因此,稅收確認的股息紅利應在第八欄“免稅收入”欄填24000元。於(yu) 是,第十欄“會(hui) 計與(yu) 稅收的差異”欄應填為(wei) 24000-24000=0元。

  這樣,該筆投資收益會(hui) 計與(yu) 稅收的差異為(wei) “零”,是不是就不進行納稅調整了呢?當然不是,如果不進行納稅調整,企業(ye) 就沒有享受免稅收入這一稅收優(you) 惠政策了。那麽(me) ,該筆投資收益該如何填製納稅申報表呢?

  1.在《企業(ye) 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之附表五《稅收優(you) 惠明細表》第三行即“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ye) 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中填列24000元,然後通過合計後計入該表第一行,即“免稅收入”合計行次。

  2.在《企業(ye) 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之附表三《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第十五行第四列即“免稅收入”欄填列24000元,通過該表合計匯總後,計入該表第五十五行第四列即“調減金額”合計行次。

  3.在《企業(ye) 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之主表中第十五行即“納稅調整減少額”中填列包含上述投資收益24000元的納稅調整減少合計數。同時,在該表第十七行即“免稅收入”填列24000元。

  通過上述操作,對該筆投資收益進行納稅調整,《企業(ye) 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得以落實,企業(ye) 也真正地享受到了稅收優(you) 惠。通過這個(ge) 案例分析,我們(men) 認為(wei) ,稅務師事務所要做好企業(ye) 所得稅匯算鑒證審核工作,必須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具體(ti) 問題具體(ti) 分析,才能為(wei) 鑒證審核工作質量提供切實的保障。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