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是世界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世紀,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在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下生存和發展。不管西方還是東(dong) 方,已經形成了一個(ge) 共識,即市場經濟是實現資源最佳配置的經濟形式。因此,從(cong) 市場經濟供求運動的角度分析物流,有助於(yu) 我們(men) 對人類的經濟活動規律及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有進一步的認識。
(一)物流的市場觀
人們(men) 通常將流通領域裏所發生的商品買(mai) 賣,以及由商品買(mai) 賣所引起的人、財、物的全部運動,稱為(wei) 物流。作為(wei) 商務概念,一般認為(wei) 物流涉及的是實物及相關(guan) 信息在供應者與(yu) 需求者之間傳(chuan) 遞的全過程。
作為(wei) 經濟學概念的商品,是使用價(jia) 值和價(jia) 值的統一體(ti) 。商品的市場供求活動實際是物質流和價(jia) 值流運動,即商品流通過程實際包括兩(liang) 種流程。首先表現為(wei) “實體(ti) 流通”(簡稱“物流”),即商品的實體(ti) 運動過程,它是通過運輸、儲(chu) 存及其他機構的配合來完成的。商品物流的內(nei) 容包括了商品的包裝、運輸、裝卸、儲(chu) 存、養(yang) 護等活動,反映商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換。商品流通的另一過程是“交易流程”或稱之為(wei) “所有權流程”(簡稱“商流”),即商品的所有權轉移過程。它是通過一次或多次交易活動,使商品價(jia) 值形式發生變化,將商品的所有權逐次轉移,最後到達消費者或使用者手中。
不難看出,物流的基本特征是實物的流通,即使用價(jia) 值的流轉;而商流的本質特征則是商品價(jia) 值的流轉,即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物流與(yu) 商流一般是統一的,即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實現商流。正是物流與(yu) 商流的辯證統一運動,推動所有商品(生產(chan) 、生活、物質和精神等)的交易行為(wei) ,促成了各行各業(ye) 、不同種類、各個(ge) 層次和大小不等的市場,並由這種市場交易的網絡形成了商品交換的供求運動和供求運動的渠道。正如瓊·羅賓遜所說,市場是買(mai) 主和賣主的聚會(hui) 。買(mai) 賣雙方在各級網點、網站從(cong) 事著交換財富的活動。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易出現高頻率、大範圍的特征,引起現代物流的高速、多層次、大範圍和信息流錯綜複雜寬帶運行的趨勢,同時也引發了物流業(ye) 的巨大變革。既然現代物流發展是商品市場供求運行的結果,那麽(me) 現代物流變化的內(nei) 在依據和變動根源應該從(cong) 供求運行主體(ti) 的利益行為(wei) 開始分析。
(二)物流的需求觀
從(cong) 工業(ye) 化和後工業(ye) 化經濟發展曆程可以看出,需求是帶動商品經濟發展的龍頭。人們(men) 常把投資需求、消費需求、政府購買(mai) 、出口看成是啟動內(nei) 需和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四駕馬車。需求變動不僅(jin) 帶動經濟增長,而且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升級,進而引導物流的發展。
需要與(yu) 需求是兩(liang) 個(ge) 具有不同含義(yi) 的概念。需要的層次性、多樣性、複雜性和永不飽和性,是人們(men) 不斷從(cong) 事物質和精神生產(chan) 活動的永恒動力。而從(cong) 市場經濟引申出來的需求則內(nei) 涵著商品的價(jia) 格、人們(men) 的支付能力及其偏好等因素。但是,需要仍然是構成需求的初始因素。
人們(men) 無限多樣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向各地區、各民族、各國家的社會(hui) 生產(chan) 提出了越來越多和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是,受自然曆史條件等多方麵限製,僅(jin) 在產(chan) 品結構上不可能從(cong) 質量、數量和規格品種上滿足人們(men) 的需要,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經濟狀況的局限性和物質需要多樣性的矛盾。生產(chan) 力越發展,社會(hui) 分工越細密,這種矛盾越尖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流不斷緩解著這種矛與(yu) 盾的對立,通過商品交換形式,廣泛開展地際、省際、國際間的經濟交流和貿易往來,建立和發展各部門、各行業(ye) 的橫向聯係,一業(ye) 托兩(liang) 體(ti) (業(ye) 是物流業(ye) ,體(ti) 是市場運行的生產(chan) 者和消費者),互通有無,溝通市場供與(yu) 求。
(三)物流的費用和信息說
市場經濟下的物流,除了與(yu) 諸多的需求因素相關(guan) 之外,還有不可忽視的另一方麵,就是市場供求運行的交易費用和信息。交易是市場經濟存在的基礎,經濟學用“交易費用”這一概念來說明完成市場交易所需要的費用。由於(yu) 交易費用的存在,交易者在價(jia) 格之外必須另行支付一筆費用,這筆費用如果太大就會(hui) 使得交易不能進行,不會(hui) 發生。因此,交易費用的降低直接關(guan) 係到經濟運行的效率和物流業(ye) 的發展。
尋找理論說明市場的大多數商品交易是交易主體(ti) 尋找的結果,尋找不僅(jin) 存在尋找費用,而且,尋找問題的複雜性和特殊性使人們(men) 可以有各式各樣的尋找方法。市場中的交易主體(ti) 不僅(jin) 麵臨(lin) 著選擇樣本空間的選擇對象,也麵臨(lin) 著選擇對象的“完美信息”和“完全信息”問題。市場不會(hui) 把全部的信息無償(chang) 傳(chuan) 遞給需求者和供給者,因此,信息的尋找和傳(chuan) 遞也是有費用的。顯然,要使物流有效率,呈現有次序的狀態,就必須不斷改進物流運動的形式和狀態。不斷創新的方法能夠有效地降低尋找費用和次數。新的物流網絡、站點不斷湧現,新的交易夥(huo) 伴、企業(ye) 的出現以及新的市場運行製度的出現,正在讓社會(hui) 成員具有較低的交易實施的費用(進入市場的費用)及較低的信息尋找費用(容易找到交易夥(huo) 伴)。實踐表明,降低交易費用和尋找費用,促進交易效率,提高交易中的“透明度”,顯示可信的市場信息,是物流發展的基石。
新世紀商品經濟的發展,意味著世界經濟水平和國際分工程度的提高,也意味著尋找費用和交易費用的增加。但是,交易費用太高將影響交易的實現,降低物流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那些不斷降低交易費用,使交易費用更低的物流形式和業(ye) 態:洛具有更強的競爭(zheng) 力,更容易被經濟社會(hui) 所選擇。那些加強信息傳(chuan) 遞,不斷提高市場“透明度”的物流形式,那些具有更強的產(chan) 生經濟信息能力的物流業(ye) 態將會(hui) 成長壯大。
以上從(cong) 市場運行的需求、交易費用和信息等方麵分析了影響物流的相關(guan) 因素,還不能揭示當代物流迅猛發展的內(nei) 在動力。受傳(chuan) 統觀念的影響,認為(wei) 物流或流通領域不創造價(jia) 值的錯誤認識,混淆了價(jia) 值創造和財富創造的關(guan) 係,束縛了物流發展。物流這一經濟範疇,既獨立於(yu) 商品市場,又內(nei) 涵於(yu) 商品市場。當我們(men) 從(cong) 市場供求配置資源的財富觀認識物流時,物流實際上是商品市場供給鏈的延長,物流不僅(jin) 實現和轉移價(jia) 值,增加附加值,而且不斷地創造著更多的社會(hui) 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