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貿百科
企業重組上市IPO

國際貿易術語海關術語

1.保稅

  保稅是指經海關(guan) 批準,對進口貨物暫不征稅,而采取保留征稅予以監管。保稅貨物是指經海關(guan) 批準未辦理納稅手續進境,在境內(nei) 儲(chu) 存、加工、裝配後複運出境的貨物。保稅貨物進口時,按照海關(guan) 審定的到岸價(jia) 格征收海關(guan) 監管手續費。按照海關(guan) 規定,經營保稅業(ye) 務的單位,應當符合海關(guan) 監管要求,經過海關(guan) 批準,並辦理注冊(ce) 手續。

2.進料加工

  加工貿易最主要一種形式,經營單位專(zhuan) 為(wei) 加工出口商品而用外匯購買(mai) 進口原料、材料、輔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經生產(chan) 企業(ye) 加工成成品或者半成品再返銷出口的業(ye) 務。

  海關(guan) 對加工貿易經營單位簽發手冊(ce) ,對進口原輔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根據加工貿易製度予以保稅管理。

3.來料加工

  加工貿易另外一種主要形式,由外商免費提供全部或者部分原材料、輔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必要時提供某些設備,由我方加工單位按外商的要求進行加工裝配,成品交外商銷售,我方收取工繳費。外商提供的作價(jia) 設備價(jia) 款,我方用工繳費償(chang) 還。

  海關(guan) 對加工貿易經營單位簽發手冊(ce) ,對進口原輔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根據加工貿易製度予以保稅管理。

4.海關(guan) 手冊(ce)

  海關(guan) 對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和成品以及加工貿易項下不作價(jia) 設備簽發海關(guan) 手冊(ce) ,對手冊(ce) 監管料件、成品和不作價(jia) 設備進行保稅管理。海關(guan) 手冊(ce) 通常完成手冊(ce) 簽發、進出口報關(guan) 登記、核銷等環節。

5.征免稅表

  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海關(guan) 對符合國家政策的進出口商品,簽發《進出口商品征免稅表》,進口單位或者出口單位憑《進出口商品征免稅表》免稅或者征稅進口,也簡稱免表(多數情況下免稅)。

6.進口設備清單

  按照國家規定,商務部及授權地方外經貿部門對符合國家政策的特定用途的設備(如鼓勵類外資企業(ye) 投資生產(chan) 設備等)核準進口,在進口單位進口設備清單簽章憑以申請減免稅手續,辦理《進出口商品征免稅表》。

7.項目確認書(shu)

  商務部或者授權地方外經貿部門根據有關(guan) 政策,對符合減免稅政策的項目簽發項目確認書(shu) ,海關(guan) 對照項目確認書(shu) 審查認定進口申請人減免稅資格。

8.進出口許可證

  國家根據進出口貿易及主權的需要,對進出口商品實行進出口許可證、配額、自動登記等外貿管製,以及外匯、海關(guan) 、農(nong) 林、藥品、環保、安全、衛生、文化等進出口批文管理,統稱進口許可證件。

9.稽查

  海關(guan) 稽查是海關(guan) 在規定其限內(nei) 通過審核有進出口業(ye) 務的企業(ye) 以及享受進口稅收優(you) 惠的企業(ye) 和事業(ye) 單位的賬簿及有關(guan) 資料,確定其進出口行為(wei) 是否合法,是否按照國家法律繳納進口稅費,是否按照國家法律規定使用海關(guan) 監管貨物的行政行為(wei) 。海關(guan) 稽查的實現是指進出口貨物海關(guan) 放行結關(guan) 之日起三年內(nei) ,保稅貨物進境之日起到海關(guan) 核銷結束後三年內(nei) ,減免稅貨物在海關(guan) 監管期限內(nei) 。

10.走私

  走私是指進出境活動的當事人有意逃避海關(guan) 監管、偷逃應納稅款、逃避國家有關(guan) 進出境管理,違反《海關(guan) 法》及有關(guan) 法律法規、逃避的行為(wei) 。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