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貿百科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常用貿易詞語及簡稱

成本加運費(CFR)

賣方支付將貨品運至指定目的地的費用,並替出口貨品清關(guan) 。這做法隻適用於(yu) 航運及內(nei) 陸水運。貨品交付運輸商後,損失及破損的風險即由買(mai) 方承擔。

到岸交貨(CIF)

賣方除了負責成本、保險費加運費外,還須就運輸期間買(mai) 方對貨品承擔的風險購買(mai) 水險,並支付保費。

運費保險費付至-交貨(CIP)

賣方除了負責運費付至-交貨外,還須就運輸期間買(mai) 方對貨品承擔的風險購買(mai) 貨運險,並支付保費。這做法通常用於(yu) 任何一種運輸方式。

運費付至-交貨(CPT)

賣方支付將貨品運至指定目的地的費用,並替出口貨品清關(guan) 。這做法適用於(yu) 任何一種運輸方式。貨物交付運輸商後,損失及破損的風險即由買(mai) 方承擔。

承兌(dui) 交單(D/A)

承兌(dui) 交單是國際貿易常用的一種付款方法。出口商透過托收銀行指示代收銀行在進口商承兌(dui) 匯票後,向進口商發放所有權及其他貨運文件。出口商將麵對進口商不如期結數之風險。

跟單信用證(D/C)

跟單信用證是國際貿易常用的一種付款方法,由買(mai) 方銀行簽發,承諾賣方可在符合信用證條款的情況下支取指定金額。

付款交單(D/P)

出口商透過托收銀行指示位於(yu) 進口國的代收銀行在收款後發放所有權及其他貨運文件。

邊界交貨(DAF)

賣方將備妥的貨品運至在毗連國家海關(guan) 關(guan) 境前的邊界指定地點,並辦理出口清關(guan) 手續,便算完成交貨責任。

完稅後交貨(DDP)

賣方在進口國指定地點提供貨品,才算完成交貨責任。賣方承擔所有風險與(yu) 費用,包括進口稅、其他稅項、送貨及清關(guan) 費用。這做法適用於(yu) 任何一種運輸方式。

未完稅交貨(DDU)

賣方在進口國指定地點提供貨品,便算完成交貨責任。賣方承擔將貨品運送至該指定地點的風險與(yu) 費用,但不包括進口稅、及所有有關(guan) 稅項與(yu) 及其他政府費用。買(mai) 方須承擔辦理所有進口海關(guan) 手續的費用與(yu) 風險。

目的碼頭交貨(DEQ)

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港口碼頭提供貨品並辦理清關(guan) 手續,便算完成交貨責任。賣方承擔的風險及費用,包括關(guan) 稅、其他稅項及送貨費用。

目的港船上交貨(DES)

貨物未清關(guan) 前,賣方在指定目的地港口的船上交貨,便算完成交貨責任。

估計到達時間(ETA)

付運貨品根據時間表作出之估計抵達目的地的日期與(yu) 時間。

估計出發時間(ETD)

付運貨物根據時間表作出之估計出發日期與(yu) 時間。

歐盟(EU)

位於(yu) 歐洲的一個(ge) 經濟貿易組織,包括15個(ge) 成員國,分別是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lan) 、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lan) 共和國、意大利、盧森堡、荷蘭(lan) 、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及英國

工廠交貨(EXW)

賣方在其廠址向買(mai) 方提供貨品。將貨物由賣方廠址送往指定目的地所涉及的一切費用及風險,由買(mai) 方承擔。

船邊交貨(FAS)

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將貨品交至船邊,即完成交貨責任,此後,一切有關(guan) 貨品的風險與(yu) 費用由買(mai) 方承擔。

貨交承運人(FCA)

賣方在指定地點將貨品交付買(mai) 方指定的運輸商及清關(guan) ,便算完成交貨責任。這做法適用於(yu) 任何一種運輸方式。

整箱貨(FCL)

整個(ge) 集裝箱/貨櫃的貨品都由一個(ge) 托運人發運,或由一個(ge) 收貨人接收。

船上交貨(FOB)

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將貨物裝船越過船舷,便算完成交貨責任,此後,一切有關(guan) 貨品的風險與(yu) 費用由買(mai) 方承擔。

普及特惠稅製度(GSP)

這是發達國家為(wei) 某些發展中國家製造的貨品提供特惠待遇的關(guan) 稅製度,優(you) 惠包括減收關(guan) 稅或免征關(guan) 稅。

分類協調製度(HS)

分類協調製度的編號由世界海關(guan) 組織製定,作為(wei) 多種用途的分類方法,可供海關(guan) 及統計機關(guan) 、進出口商、運輸業(ye) 及其他與(yu) 國際貿易有關(guan) 的人士采用。香港由1992年1月1日開始全麵實施協調製度,作貿易報關(guan) 用途。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hui) (IATA)

這國際空運組織旨在促進商業(ye) 航空服務。

國際商會(hui) (ICC)

國際商會(hui) 是由超過130個(ge) 國家無數商業(ye) 組織及公司組成的非政府機構,代表國際商業(ye) 社會(hui) ,旨在促進世界貿易與(yu) 投資,以及為(wei) 貿易提供一係列切合實際的服務。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這套國際商業(ye) 用語是解釋貿易術語的統一規則,界定出口商及進口商在國際交易中的權利與(yu) 義(yi) 務,例如CIF、FOB、FAS、CFR等。

國際海事危險貨品法規(IMDGCode)

這是國際海事組織就管製危險貨品作出的建議規定,包括應急程序、危險貨品裝箱、包裝的製造、測試指引等。

信用證(L/C)

信用證即跟單信用證之普遍稱謂。

拚箱貨(LCL)

集裝箱/貨櫃內(nei) 的貨品由多個(ge) 托運人發運,或由多個(ge) 收貨人接收。

票匯/信匯/郵匯(MT)

通過郵件,特別是航空郵件進行間劃款,以別於(yu) 電匯。

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

這是聯合國建議的標準,在進行經濟分析時用於(yu) 貿易統計分類,同時用於(yu) 香港政府印製的貿易統計報告。

二十國際標準貨櫃單位(TEU)

這是計算貨櫃船運載能力的單位,每單位相等於(yu) 一個(ge) 二十貨櫃。

電匯(TT)

由欠款人之銀行通過電報匯款至海外銀行。在國際貿易中,欠款人通常指示其銀行扣除其戶口有關(guan) 款項,以電報形式付款給海外指定的人或機構。

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與(yu) 實務(UCP)

適用於(yu) 信用證項下付運貨品的國際商會(hui) 規則。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hui) (UNCITRAL)

該委員會(hui) 有助於(yu) 協調及統一國際貿易法,集中處理四個(ge) 主要的國際貿易範疇:貨品銷售、付款、商業(ye) 仲裁及有關(guan) 貨運的法例。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