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外貿這條不尋常的路之前許多外貿高手成功的經驗也許讓大家信心百倍。但真正自己去做起來感覺並沒那麽(me) 簡單。人說成功必有方法,失敗必有原因。做外貿業(ye) 務其實也是這樣的,不管是方法還是原因都是由一些因素構成的。通過一年的總結思考,我覺得能接到訂單無外乎做到五個(ge) 合適條件:在合適的時間通過合適的方式與(yu) 合適的客戶推薦合適的產(chan) 品達成合適的貿易條件。這五個(ge) 條件缺一不可。
合適的時間:我們(men) 的客戶要麽(me) 是終端客戶,要麽(me) 是中間商。但是這些客戶都是根據有需求才有采購計劃的。也就是說不是每天他們(men) 都在采購(超大的采購商除外)。隻有在他有采購意願的時候,你跟他聯係才有做成訂單的可能。特別是一旦采購比較急的時候,下訂單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做長時間的朋友都會(hui) 有這種體(ti) 會(hui) ,也許幾封郵件就可以從(cong) 不相識到下訂單。這也叫運氣因素,善於(yu) 碰時機。所以,為(wei) 了不錯過合適的時間跟客戶聯係,我們(men) 就隻能對潛在客戶每隔段時間就聯係一次,讓客戶在需要的時候你出現在他視線,有選擇的機會(hui) 。
合適的方式:就是通過什麽(me) 渠道,有些通過郵件,或者電話,傳(chuan) 真等等。這還是看客戶的習(xi) 慣,當然郵件是最普遍的。不過也有些客戶不習(xi) 慣用郵件的,他們(men) 還是習(xi) 慣傳(chuan) 統的方式打電話或者發傳(chuan) 真。打電話的話就考驗了你的聽力和口語水平了,一旦不行的話可能就錯失了一些機會(hui) 。
合適的客戶:這就是要找對目標客戶。曾經最迷茫的時候是看見郵箱地址就想發開發信過去,哈哈。當然這種效果幾乎為(wei) 零,很少有奇跡發生的。人都比較理性,做自己擅長的事。除非是一些騙子,即使他不是你的目標客戶,他也忽悠你一陣。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他明明做那種產(chan) 品,但是根本不從(cong) 中國進口,這也是很鬱悶的。當然這可以作為(wei) 長期的潛在客戶,也許慢慢他會(hui) 轉向從(cong) 中國進口。
合適的產(chan) 品:在工廠的朋友特別是一些小工廠,他們(men) 挺鬱悶的一點就是產(chan) 品的範圍太小了。往往客戶要的都不生產(chan) ,隻能望單興(xing) 歎。我們(men) 外貿公司也是,很多客戶要的我們(men) 都提供不了,挺無奈的。隻有你有的產(chan) 品正好是客戶需要的,才有可能做成單子。
合適的貿易條件:包括價(jia) 格,付款方式,貿易方式,交貨期等等。因為(wei) 現在是買(mai) 房市場,客戶麵對的選擇太多了。首先客戶一般都已經有供應商了,他要換除非原有供應商滿足不了他或者服務不好,他才會(hui) 換。因為(wei) 換供應商也需要機會(hui) 成本的。即使換供應商的話,他也可能貨比三百家甚至三千家,你隻有足夠吸引他的條件才能把訂單落在你頭上。所以說自己第一次開發客戶非常難。特別像我們(men) 公司沒有做任何推廣,沒有參加展會(hui) ,價(jia) 格也沒有優(you) 勢,完全通過免費網站開發,真的很難的。
如果你覺得五個(ge) 合適都做好了,相信訂單離你不遠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靠努力,而且還要注意方法,注意積累,不要急噪。我覺得有位叫“中俘”的朋友的跟帖非常貼切,引中俘原話:成功是兩(liang) 個(ge) 字連在一起的,沒有隻說功的,我的理解,成功的前提就是成本的支出。剛工作,最懼怕的就是不能深刻的理解,付出的意義(yi) 。很多的時候,我們(men) 都在黑匣子中找尋那不多的出口,在出來之前黑暗中的摸索是必須的,經曆是財富,成本也是你的財富,摸索就是成本的付出,隻有你的摸索的成本的積累達到了成功基本的底線時,盈餘(yu) 也就開始了。一個(ge) 人一生做不了很多事情,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非常傑出了。我在近四十不或之年,感悟到這些道理,想來比起你需要學習(xi) 的很多啊。事物總是要在時間中檢驗,堅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