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開發區地勢較平坦,開發區成立以來,不斷開展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先後開通連接赤坎、霞山的人民大道,海濱大道兩(liang) 條南北向主幹道,與(yu) 東(dong) 西走向的樂(le) 山大逍、龍潮路及新建的錄華路等大型骨幹道路縱橫交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區內(nei) 霞海港碼頭是經國務院批準對外開放的碼頭,擴建的兩(liang) 個(ge) 萬(wan) 噸級泊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並己投入使用;區內(nei) 現有6.3萬(wan) 千伏安的變電站一座,1988年又將興(xing) 建一座11萬(wan) 千伏安的變電站;兩(liang) 個(ge) 日供水2萬(wan) 噸和5萬(wan) 噸的自來水廠已相繼投入使用;1100門微波程控電話聯通世界各地;泉莊生活小區,金碧花園、銀海高級公寓等一批住宅區已建成使用,三帆海景新村、海靜小區、海洋小區,龍潮皇家花園等高級住宅區正在加緊建設中;幼兒(er) 園、學校、醫院、市場,賓館和保齡球館、溜冰場等現代生活娛樂(le) 、健身場所等一應俱全。經廣東(dong) 省人大八屆二次常委會(hui) 審議通過的《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及由山省人民政府頒布的《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實施細則》已正式實施,標誌著開發區進入“以法治區,依法行政”的新階段。
湛江開發區建立了精簡、高效的行政服務體(ti) 係,投資軟環境優(you) 越,基礎設施完善,生活設施配套,服務功能齊全,為(wei) 國內(nei) 外客商創造了一流的投資環境。
湛江開發區堅持“以工業(ye) 為(wei) 主、外資為(wei) 主、出口為(wei) 主”的方針,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1993年9月,江澤民總書(shu) 記視察開發區井題詞“發展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後,開發區大力發展高科技、高起點、高效益的“三高”工業(ye) 項目,先後引人一批科技含量較高的跨國公司和大財團來投資辦企業(ye) ,如列支敦士登的喜利得公司,海峽群島的金錢飼料有限公司、泰國崢嶸公司、英國基士得耶公司、法國聖戈班公司等,逐步建立起一個(ge) 相對集中的高科技企業(ye) 群體(ti) ;吸引了日本、美國,韓國,英國、法國、瑞士,加拿大、印尼,奧地利、澳大利亞(ya) 、列支敦士登、泰國、菲律賓及香港和台灣等等國家和地區的廣大客商前來辦廠置業(ye) 。基本形成以汽車製造、電子電器,通訊器材,生物製品,辦公用品、機電產(chan) 品、包裝器材、紡織服裝、羽絨製品、首·飾加工等工業(ye) 為(wei) 支柱的外向型經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