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於(yu) 1989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規劃開發麵積100平方公裏,目標是建成廈門市的新工業(ye) 區、新港區、新市區。海滄三麵環海,海岸線長26公裏,深水岸線長5.5公裏,具備建設第五、六代集裝箱碼頭的條件,按規劃可建設萬(wan) 噸級深水泊位36個(ge) ,年吞吐量可達7000萬(wan) 噸。海滄地勢平坦,地質結構穩定,發展空間和內(nei) 陸腹地廣闊,具備建設發展大工業(ye) 的良好條件。
經過十多年的開發,海滄的基礎設施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投資區內(nei) 水電供應充足,水陸交通四通八達,郵電通信方便快捷,公益設施配套齊全,具備了投資興(xing) 業(ye) 的良好條件。截止2001年底,海滄台商投資區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211.9億(yi) 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社會(hui) 事業(ye) 投資66.47億(yi) 元,已開發土地31.8平方公裏;竣工一級公路80多公裏,竣工商品房麵積80.86萬(wan) 平方米;新建、擴建水廠各1座,日供水量8萬(wan) 噸;建成嵩嶼電廠一期二台機組裝機容量60萬(wan) 千瓦,新建、擴建11萬(wan) 伏、3.5萬(wan) 伏、22萬(wan) 伏等四座變電站;建成裝機容量2萬(wan) 門程控電話係統;港口已建成4個(ge) 泊位,即港區一期工程5萬(wan) 噸級集裝箱和2萬(wan) 噸件雜貨、嵩嶼電廠3.5萬(wan) 噸級專(zhuan) 用煤碼頭、博坦10萬(wan) 噸級油碼頭;海滄鐵路和與(yu) 廈門本島相連的海滄大橋已建成通車。日處理10萬(wan) 噸的汙水廠也已竣工投入使用;配套建成高爾夫球場、中學、小學、國際幼兒(er) 園、職業(ye) 培訓中心、市級醫院及野生動物園各一座,各商業(ye) 銀行、證券、電訊、郵政、公交均已在投資區設立了分支機構。
累計已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224億(yi) 元,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具備了大規劃招商和引進跨國公司大項目投資的條件。目前已建成一期60萬(wan) 千瓦的嵩嶼電廠、日處理10萬(wan) 噸的汙水處理廠和18公裏汙水管線。海滄港區一期建成3.5萬(wan) 噸級煤碼頭等四個(ge) 萬(wan) 噸級以上碼頭,其中與(yu) 香港和黃公司合資的國際貨櫃公司2個(ge) 5萬(wan) 噸級集裝箱碼頭,是廈門港唯一能靠泊國際第六代集裝箱船舶的碼頭,開辦了由海滄港區中轉美西、北歐、地中海、澳大利亞(ya) 等世界港口的國際集裝箱中轉業(ye) 務。集裝箱運輸去年達到27.13萬(wan) 標箱,今年可達33萬(wan) 標箱。還建成22公裏與(yu) 港口配套的海滄鐵路,並納入全國鐵路貨運網,開辦全國貨運業(ye) 務。至今,覆蓋全區的道路、通訊、供水、供電網絡已基本完善,同時還配套建成了高爾夫球場、中學、小學、國際幼兒(er) 園、職業(ye) 培訓中心、市級醫院及野生動物園各一座,各商業(ye) 銀行、證券、電訊、郵政、公交等均已在投資區設立了分支機構。
2、招商引資取得較好成效,引進了一批台灣和歐美跨國公司大型工業(ye) 項目。截止2002年3月底,已累計引進外商投資企業(ye) 178家,總投資39.8億(yi) 美元,其中利用外資33.5億(yi) 美元,實際到資19.4億(yi) 美元。其中台資企業(ye) 48家,投資總額16.98億(yi) 美元,合同利用台資16.4億(yi) 美元,台資實際到資10.76億(yi) 美元,台資項目平均投資規模達到3500多萬(wan) 美元。初步形成了以柯達、翔鷺、宇德等跨國公司為(wei) 龍頭的感光、化纖、塑膠產(chan) 業(ye) 鏈。目前正在動工興(xing) 建的項目有投資6.9億(yi) 美元的PTA等28個(ge) 工業(ye) 項目。海滄已成為(wei) 吸引國內(nei) 外客商,特別是台商投資興(xing) 業(ye) 的重要基地。
3、經濟實力逐年增強,初步成為(wei) 廈門市新的經濟增長點。至此,加上目前正在動工興(xing) 建的28個(ge) 項目,已形成年300億(yi) 元工業(ye) 產(chan) 值的生產(chan) 能力。已有柯達感光、翔鷺滌綸紡纖、PVC管材管件、眾(zhong) 達鋼鐵、明達塑膠、特寶生物製藥等65家各類工業(ye) 企業(ye) 投產(chan) 。工業(ye) 產(chan) 值從(cong) 1995年實現零的突破以來,每年以40%的速度遞增,從(cong) 1995年的17億(yi) 元,上升到2001年的111億(yi) 元。進出口貿易總額從(cong) 1995年的0.88億(yi) 美元增長到2001年的11.42億(yi) 美元。實現稅收(不含關(guan) 稅和進口增殖稅)從(cong) 1995年的5740萬(wan) 元增加到2001年的5.79億(yi) 元。從(cong) 1995年到2001年,累計上繳中央各類稅收17.14億(yi)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