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是2000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yu) 貴陽市中心區南隅,距市中心5公裏,始建於(yu) 1993年3月,總人口14.9萬(wan) ,總麵積63.13平方公裏,首期規劃建設麵積9.55平方公裏。2000年2月,國務院批準在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區域建立貴陽市第六個(ge) 市轄行政區——貴陽市小河區,與(yu) 開發區實行“兩(liang) 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體(ti) 製,使得開發區在機構設置和管理體(ti) 製上既具備較為(wei) 完善的行政管理和執法體(ti) 係,又體(ti) 現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精簡、效能,“小政府、大服務”的特點。
開發區自1993年建立以來,堅持以工業(ye) 項目為(wei) 主、引進外資為(wei) 主、出口創匯為(wei) 主、致力於(yu) 發展高新技術的辦區方針,依托於(yu) 母體(ti) 城市和本區域雄厚的工業(ye) 基礎,經濟發展及開發建設呈現出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勢頭。已基本形成省會(hui) 城市中心區域內(nei) 設施完善、環境優(you) 美、綜合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功能日益增強的新興(xing) 城區,成為(wei) 貴州省和貴陽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通過八年的開發建設,開發區已凸顯出三大發展優(you) 勢。一是作為(wei) 全省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位以及與(yu) 之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和綜合配套服務功能所凸顯的優(you) 勢。二是作為(wei) 省會(hui) 城市中心區的區位以及與(yu) 之相適應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社會(hui) 服務體(ti) 係所凸顯的優(you) 勢。三是工業(ye) 基礎雄厚以及與(yu) 之相適應的科技創新和技術、產(chan) 品開發能力所凸顯的優(you) 勢。
目前開發區擁有寬40米的沙衝(chong) 路、西南環線高等級公路等8條幹線、支線與(yu) 外界連接,距4D級貴陽機場僅(jin) 10公裏,火車北站、南站、西站及客運站位於(yu) 區內(nei) 或處在轄區周邊3.5公裏範圍內(nei) ,市內(nei) 有七條公交線路直達開發區。區內(nei) 建有日供水15萬(wan) 噸的自來水廠和300兆伏安的變電站,程控電話裝機容量5萬(wan) 門,煤氣開通2萬(wan) 戶。沿花溪大道開發區段以貴州汽車城、華聯汽貿城、華豐(feng) 大型食品批發市場等企業(ye) 集團為(wei) 骨幹的全省規模最大的汽車、工程機械及食品批發市場走廊日益繁榮,已成為(wei) 省會(hui) 城市“兩(liang) 帶眾(zhong) 星”市場格局的重要一極。生產(chan) 資料、勞動力、資金等生產(chan) 要素市場及商貿市場正逐步完善,教育、醫療、衛生、金融、保險等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健全。解放軍(jun) 四十四醫院和貴航集團三00醫院擁有省內(nei) 一流的醫療設施及醫護人員。區內(nei) 有中、小學及職業(ye) 技術學校40餘(yu) 所,教職工1800餘(yu) 人。各大銀行和保險公司均在開發區建有分支機構,公證、律師、會(hui) 計、審計等中介機構均已建立,覆蓋麵廣、適應多種所有製形式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已具雛形並在不斷完善之中。開發區現有工業(ye) 企業(ye) 400餘(yu) 家。國有大中型企業(ye) 23家,外商投資企業(ye) 25家。擁有固定資產(chan) 40餘(yu) 億(yi) 元,已形成了以工程機械、動力機械、機床工具、電工電器、飛機配件、汽車、摩托車零配件和工業(ye) 基礎件為(wei) 主的工業(ye) 體(ti) 係。區內(nei) 企業(ye) 技術裝備先進、管理經驗豐(feng) 富、技術人才密集,且大都形成了開發、研製、生產(chan) 、銷售的一體(ti) 化體(ti) 係,具有很強的科技創新和技術、產(chan) 品開發能力。
依托於(yu) 上述三大優(you) 勢,立足於(yu) 國家級開發區、城市中心區和生態區三位一體(ti) 的定位,開發區將努力構建充分體(ti) 現開放意識、創新意識和率先意識,以西部開發工業(ye) 園區、外商投資工業(ye) 園區、中小企業(ye) 科技園區為(wei) 載體(ti) ,以經濟實力強勁、投資環境優(you) 越,示範、凝聚、輻射、帶動效應顯著為(wei) 特征的經濟特區;努力構建充滿濃鬱的現代文化氣息、具備優(you) 美人居環境、充分體(ti) 現以人為(wei) 本精神的現代化都市新區;努力構建以推廣高新農(nong) 業(ye) 技術、發展生態農(nong) 業(ye) 為(wei) 基礎,充分體(ti) 現有機、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nong) 業(ye) 示範區。力爭(zheng) 在15年內(nei) ,實現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翻三番,達到100億(yi) 元,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