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貿百科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香港海關

香港海關(guan) (簡稱海關(guan) ;英語:Customs and Excise Department,CED)是香港政府保安局轄下的紀律部門。

曆史簡介

  其前身出入口管理處成立於(yu) 1909年,初期主負責保障稅收的工作。1949年出入口管理處與(yu) 物料供應署、貿易署及工業(ye) 署合並成工商署。1962年成立工商署緝私隊,1977年改稱香港海關(guan) 。1982年8月1日成為(wei) 獨立的政府部門。香港回歸後,海關(guan) 關(guan) 長更成為(wei) 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主要官員之一,須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提名,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現任2009年香港海關(guan) 關(guan) 長為(wei) 袁銘輝。

海關(guan) 關(guan) 長除向保安局局長負責外,亦同時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負責。

主要職責

  主要職責包括:

  進口及出口清關(guan)

進口及出口報關(guan)

  應課稅品

  牌照及許可證之申請

  保障消費者權益及執行相關(guan) 法例

  保護知識產(chan) 權工作及執行相關(guan) 法例

出入口管理處監督

  Charles William Beckwith(1909年-1910年)

  David William Tratman(1910年-1911年)

  Robert Oliphant Hutchison(1911年-1921年)

  Norman Lockhart Smith(1921年-1923年)

  John Daniel Lloyd(1923年-1927年)

  Geoffrey Robley Sayer(1927年-1932年)

  Eric William Hamilton(1932年-1933年)

  John Daniel Lloyd(1933年-1935年)

  Eric William Hamilton(1935年-1937年)

  Walter Morris Thomson(1946年-1946年)

  Eric Himsworth(1946年-1949年)

工商署署長

  Kenneth Keen(1949年-1950年)

  Arthur Grenfell Clark(1950年-1951年)

  Patrick Cardinall Mason Sedgwick(1951年-1953年)

  Herbert Alexander Angus(1953年-1962年)

工商署署長兼任緝私隊總監

  David Ronald Holmes(1962年-1966年)

  Terence Dare Sorby(1966年-1970年)

  Jack Cater (姬達)(1970年-1972年)

  David Harold Jordan (左敦)(1972年-1977年)

工商署署長兼任海關總監

  David Harold Jordan (左敦)(1977年-1979年)

  William Dorward (杜華)(1979年-1982年)

香港海關總監

  Douglas Arthur Jordan (莊敦賢)(1982年-1984年)

  Harnam Singh Grewal (高禮和)(1984年-1986年)

  Patrick John Williamson (韋能信)(1986年-1990年)

  Clive William Baker Oxley (嶽士禮)(1990年-1993年)

  Donald McFarlane Watson (尉遲信)(1993年-1996年)

  李樹輝(1996年-1997年)

香港海關關長

  李樹輝(1997年-1999年)

  曾俊華(1999年-2001年)

  黃鴻超(2001年-2003年)

  湯顯明(2003年-2007年)

  袁銘輝(2007年-

總體概況

  截至2009年5月1日,香港海關(guan) 的編製為(wei) 5592個(ge) 職位;其中9個(ge) 屬首長級職位,4489個(ge) 為(wei) 香港海關(guan) 部隊職位,459為(wei) 貿易管製主任職係職位,而一般及共通職係職位則共占635個(ge) 。 香港海關(guan) 的首長為(wei) 海關(guan) 關(guan) 長,由一名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協助處理部門事務, 另五名首長級人員分別掌管轄下五個(ge) 工作單位。五個(ge) 工作單位包括:行政及人力資源發展處(AD分處)、邊境及港口處(BP分處)、稅務及策略支援處(ES分處)、情報及調查處(II分處),及貿易管製處。

  現時的海關(guan) 總部和各個(ge) 科係的辦事處及設施分布在香港不同地點和地區。這項安排影響海關(guan) 的行動效率、令人關(guan) 注保安問題,並對有需要親(qin) 身使用海關(guan) 服務的市民造成不便。因此政府在北角渣華道與(yu) 電照街交界興(xing) 建新海關(guan) 總部大樓。新總部樓高34層,提供約28,000平方米的樓麵麵積,可以容納1,800多名海關(guan) 人員一同工作。2007年10月動工,預計2010年落成。

行政及發展處

  負責內(nei) 務行政、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行政支援服務等工作,下轄內(nei) 務行政科、財務管理科、部隊行政科、訓練及發展科、檢控及管理支援科及投訴調查課。行政及發展處的首長為(wei) 助理關(guan) 長(行政及發展)。

邊境及港口處

  負責所有關(guan) 於(yu) 出入境管製站管製和便利清關(guan) 職能的事宜、以及負責管轄機場科、陸路邊境口岸科、鐵路及渡輪口岸科、港口及海域科及特別職務隊。邊境及港口處的首長為(wei) 助理關(guan) 長(邊境及港口)。

稅務及策略支援處

  稅務及策略支援處負責有關(guan) 保障稅收及稅務管製、應課稅品、向首長級人員提供智囊服務和行政支援服務、項目籌劃和發展的工作、資訊科技發展、國際海關(guan) 聯絡及合作、協調代理服務,下轄應課稅品科、海關(guan) 聯絡科、策略研究科、項目策劃及發展科、資訊科技科及新聞組。稅務及策略支援處的首長為(wei) 助理關(guan) 長(稅務及策略支援)。

情報及調查處

  情報及調查處負責關(guan) 於(yu) 毒品、知識產(chan) 權、製訂政策和策略以推廣在海關(guan) 行動中進一步使用情報和風險管理的事宜,指示有關(guan) 保護知識產(chan) 權事宜的執法和調查工作,並負責調查和遏止非法販運危險藥物、執行毒品/有組織罪行資產(chan) 充公法例條文、管製化學品,下轄海關(guan) 毒品調查科、情報科、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稅收及一般調查科,及特遣隊。情報及調查處的首長為(wei) 助理關(guan) 長(情報及調查)。

貿易管製處

  貿易管製處由貿易管製主任職係的文職人員組成,負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內(nei) 有關(guan) 貿易管製的事宜,貿易管理及保障消費者的執行工作, 下轄一般調查及製度科、緊貿安排及貿易視察科、貿易調查科、商品說明及貨物轉運管製科、消費者保障科。貿易管製處的首長為(wei) 貿易管製處處長(職級為(wei) 高級首席貿易管製主任)。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