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是我國沿海最早設關(guan) 的口岸之一。早在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粵海關(guan) 成立後,即在庵埠設立庵埠正稅口,後又相繼稱庵埠總口、潮州總口。1853年(清鹹豐(feng) 三年),粵海關(guan) 在汕頭媽嶼島設立海關(guan) ,稱潮州新關(guan) ,轄原庵埠總口及其所轄各口。1860年(清鹹豐(feng) 十年)1月,被洋稅務司控製的潮海關(guan) 成立,亦稱洋關(guan) ,這就是汕頭海關(guan) 的前身。1949年10月24日,汕頭解放;25日,軍(jun) 管會(hui) 接管潮海關(guan) 。1950年2月,潮海關(guan) 更名為(wei) 中華人民共和國汕頭海關(guan) ,直屬海關(guan) 總署。1984年,海關(guan) 總署決(jue) 定,汕頭海關(guan) 升格為(wei) 局級海關(guan) ,直屬海關(guan) 總署。
目前,汕頭海關(guan) 關(guan) 區範圍包括汕頭(含汕頭經濟特區)、汕尾、梅州、潮州、揭陽等粵東(dong) 五個(ge) 地級市及所屬30個(ge) 縣(市、區),麵積約3.1萬(wan) 平方公裏,人口2000多萬(wan) 。陸地海岸線長330多公裏。關(guan) 區內(nei) 有一類口岸5個(ge) (汕頭港、汕尾港、南澳港、潮陽港、潮州港),空港2個(ge) ,二類海運口岸12個(ge) ,陸運驗貨場16個(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