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低門檻注冊(ce) 公司
在美國注冊(ce) 公司非常簡單。美國實行登記製原則,不需要驗核注冊(ce) 資金,沒有經營範圍,法律沒有禁止的事情你都可以經營。如果新公司的名字跟別的公司名字不重複,提交簡單備案表格、一頁紙的公司發起條款以及100多美元的注冊(ce) 費以後,通常隻需30分鍾左右,公司登記手續就完成了。這對很多中國商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幾年前,我在美國認識一個(ge) 天津的小老板,他跟自己家鄉(xiang) 的一些中小企業(ye) 家吹牛說,我用一個(ge) 下午的時間就可以在美國為(wei) 你們(men) 成功注冊(ce) 一家公司,費用隻要10000美金。天津有一些小商人都想到美國去“淘金”,他們(men) 簡直不相信那小老板的話。其中有人回複說,那你就先辦一個(ge) 試試,給我們(men) 大家看看。結果這個(ge) 在美國的天津人真花了幾個(ge) 小時把一家公司注冊(ce) 下來。當天晚上他用傳(chuan) 真機將州政府的公司登記文件傳(chuan) 到天津時,他聽到電話另一端的驚歎和歡呼聲。他家鄉(xiang) 的朋友問他,你怎麽(me) 有這麽(me) 大的本事,公司登記得這麽(me) 快呢?他故弄玄虛地回答說,我們(men) “在州政府裏有人”。後來,有不少人就付錢給他在美國辦公司。結果這些人到了美國以後便大呼上當。
如果說,在美國辦公司有“秘密”的話,就是它的低門檻、申請程序簡易,而且費用低廉——隻要100多美元,肯定不是10000美元。總體(ti) 上說,美國的創業(ye) 環境相當自由,創辦公司不需要向政府提出申請並獲得批準。在美國,沒有像中國那樣的工商管理局、對外貿易委員會(hui) 這類的政府部門,也沒有外匯管製和物價(jia) 管製。對於(yu) 來自海外的投資者,在法律上享有和美國當地企業(ye) 同等的地位,權利義(yi) 務完全相同,這就是我們(men) 在國際貿易法上所講的“國民待遇原則”。
23歲的卡麥隆已經累計創辦了12家公司,而他的第一家公司創辦於(yu) 他9歲的時候,公司地址就在他的臥室,公司名叫“歡笑和眼淚印刷公司”,主要業(ye) 務是印刷和製作賀卡。也正是這樣一個(ge) 簡陋的小公司讓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00美元。如今他已經累積了近千萬(wan) 美元的財富。假如換在一個(ge) 有工商管理局的國家,別說年齡上不符合公司法人的標準,光是高昂的注冊(ce) 資金、手續費,十幾家申請單位來回跑,辦公司這類“壯舉(ju) ”也隻能停留在那些天才少年的夢境之中。
1976年,16歲的高中生斯蒂夫·喬(qiao) 布斯和20歲的輟學生斯蒂夫·蓋瑞·沃茲(zi) 尼亞(ya) 克在喬(qiao) 布斯父母的車庫裏開辦了蘋果公司,從(cong) 此開創了蘋果公司傳(chuan) 奇般的創業(ye) 史。在美國的矽穀地區,很多傳(chuan) 奇般的高科技公司在開辦之初,都是在非常簡易的登記注冊(ce) 條件下創立的,例如像如今名聲顯赫的惠普公司、穀歌公司、雅虎公司都是如此。
另外,美國對公司注冊(ce) 名稱沒有限製。如果想把公司冠以“宇宙”、“環球”、“世界”、“北美洲”、“美利堅”或“太平洋”,絕對沒人會(hui) 說名字不符合規定。公司名稱登記的底線是不能和其他現有公司的名稱重複或近似,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硬性規定。
在美國,公司並不需要每個(ge) 月報出稅表,通常是每年3月份報一次。想偷稅漏稅嗎?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一旦被抓住,會(hui) 罰得這輩子再也不敢偷稅漏稅。
不要以為(wei) 美國政府腦子缺根弦,有權不用閑著作廢。其實,這正是他們(men) 的精明之處。中小企業(ye) 是經濟的血脈,鼓勵有更多的人去創業(ye) ,必然會(hui) 創造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自然會(hui) 創造更多稅收。一個(ge) 企業(ye) 能不能創造財富做大做強,不在於(yu) 注冊(ce) 資金多少,也不在於(yu) 企業(ye) 名稱大小,涉及創業(ye) 公司自身的生死存亡的事情,屬於(yu) 典型的私法領地,政府不必去插手。更何況,人間有法律,天堂有上帝,這兩(liang) 雙無形的手並沒有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