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冊公司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德國的原材料戰略

  10月21日,德國政府發布了原材料戰略。今年下半年中國減少稀土出口的話題被發達國家熱炒,在德國也不例外。德國政府的此項戰略值得我們(men) 深入研究,德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要求我們(men) 要對其新動向加以關(guan) 注。

  一、德國原材料戰略的形成過程

  德國的原材料戰略所指的原材料內(nei) 涵為(wei) 非能源型原材料。出口型經濟模式和較高的生活水平使德國每年消費大量原材料,平均每人一生中要消耗1000噸。但德國資源貧乏,原材料對外依存度極高。2009年,德國進口原材料總額達840億(yi) 歐元,其中非能源型原材料為(wei) 220億(yi) 歐元。

  石油危機後,德國政府著重製定了能源型原材料的政策。隨著新興(xing) 國家的崛起,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改變,金屬等非能源型原材料價(jia) 格持續上漲,部分產(chan) 品出現短缺。在新形勢下,德國政府加大了對非能源型原材料安全的重視程度。

  2005年3月德國舉(ju) 辦首屆原材料大會(hui) 。同年7月,德國經濟部發布《原材料現狀報告》。2007年成立原材料問題部際協調會(hui) ,由經濟部牽頭,包括六個(ge) 部委和一些行業(ye) 協會(hui) 。同年推出《原材料戰略要義(yi) 》政策性文件。2008年7月發布《原材料行動中期報告》。2010年10月成立德國原材料署。當月推出新的國家《原材料戰略》。

  二、德國原材料戰略的主要內(nei) 容

  (一)基本判斷

  德國認為(wei) ,盡管全球原材料分布不均,但儲(chu) 量尚足。剔除人

  為(wei) 因素,一定時期內(nei) 不會(hui) 出現緊缺。當務之急是反對原材料貿易中的出口限製和進口補貼,因為(wei) 這有違自由貿易原則,使各國企業(ye) 處於(yu) 不公平的競爭(zheng) 起跑線上。因此,德國政府不會(hui) 直接成立國有礦業(ye) 公司,不會(hui) 建立原材料國家儲(chu) 備。

  (二)目標

  實現德國工業(ye) 獲得穩定的、可承受的、透明的並且充分考慮環境因素和社會(hui) 責任的原材料供應。

  (三)主要措施

  ——向企業(ye) 提供國外開發貸款擔保,承擔企業(ye) 可能遇到的經濟和政治風險;

  ——新成立原材料署,負責商業(ye) 用途的勘探並提供谘詢;

  ——德國駐外外交和經濟機構提供政治支持;

  ——提高原材料獲取、加工效率和二手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由聯邦教研部出資在亥姆霍茲(zi) 聯合會(hui) 設立相關(guan) 研究所加強研發;

  ——與(yu) 原材料富國建立雙邊原材料夥(huo) 伴關(guan) 係。今後德外交、外貿和發展援助政策目標將與(yu) 此緊密結合;

  ——在符合經濟法的前提下監測原材料市場金融往來和交易,構建國際原材料市場預警機製;

  ——支持歐盟委員會(hui) 改善歐盟工業(ye) 原材料保障的努力;

  ——加強對原材料領域外國專(zhuan) 業(ye) 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

  ——將原材料重要議題納入G8和G20會(hui) 議議程。

  三、德國原材料戰略的特點

  (一)政府重視程度空前

  德國政府認為(wei) ,原材料是德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原材料就無法研發,沒有研發就沒有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高科技,沒有高科技就沒有德國的未來。原材料問題事關(guan) 德國的興(xing) 衰,既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今後德國政府要更多地出麵形成外交、外貿和發展援助政策三位一體(ti) 的合力,為(wei) 德國企業(ye) 獲得穩定的原料供應提供政治保障。另外德國政府力主將原材料問題列入G20峰會(hui) 議程。

  德國政府新成立了專(zhuan) 門機構——德國原材料署。10月4日,

  德國原材料署掛牌。默克爾總理認為(wei) 這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該機構在三年內(nei) 將逐步擴編,其主要任務是對全球市場進行評估,為(wei) 德國企業(ye) 提供谘詢。

  (二)致力於(yu) 同原材料富國建立夥(huo) 伴關(guan) 係,用技術換原料

  這裏所說的原材料富國既包括發展中國家也包括新興(xing) 國家。

  德國經合部長尼貝爾直截了當地說:“我支持對外援助要實現我們(men) 的價(jia) 值觀,同時也要考慮我們(men) 的利益。”

  (三)支持德國企業(ye) 走出去,但不會(hui) 組建國有原料公司

  德國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世界範圍內(nei) 探礦十分活躍。

  當時政府提供了相當於(yu) 2.5億(yi) 歐元的資金資助了400多個(ge) 勘探項目。後來政府停止資助後,企業(ye) 的熱情減退。種種跡象表明,德國政府可能重新考慮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尋找原料供應提供資助。

  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勒稱,德國企業(ye) 要勇於(yu) 走出去,尋求自己開采或參股國際礦業(ye) 公司。德國工業(ye) 聯合會(hui) 主席凱特爾說,德國企業(ye) 走出去開礦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政治扶持,比如可以在同中亞(ya) 國家的外交磋商中加入原材料問題。

  近日,蒂森克虜伯集團提出了組建“德國原材料股份公司”的建議。據報道,德國一些大企業(ye) 正在醞釀成立原材料采購共同體(ti) 。

  (四)努力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以及回收再利用率

  德國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原材料對外依存度。原材料中的14%來自循環利用,15年前這一比例僅(jin) 為(wei) 2%。據德國循環經濟協會(hui) (BDE)預測,今年對原材料的回收利用可減少進口98億(yi) 歐元。隨著原材料再利用率的提高,2015年這一數值更可望達到200億(yi) 歐元。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