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務交往中,因為(wei) 各種各樣的實際需要,商務人員必須對一定的交往對象發出約請,邀請對方出席某項活動,或是前來我方作客。這類性質的活動,被商務禮儀(yi) 稱之為(wei) 邀約。
在民間,邀約有時還被稱為(wei) 邀請或邀集。站在交際這一角度來看待邀約,它實質上乃是一咱雙向的約定行為(wei) 。當一方邀請另一方或多方人士,前來自己的所在地或者其他某處地方約會(hui) ,以及出席某些活動時,他不能僅(jin) 憑自己的一廂情願行事,而是必須取得被邀請方的同意與(yu) 全傷(shang) 口。作為(wei) 邀請者,不能不自量力,無事無非,自尋煩惱,既麻煩別人,又自討沒趣。作為(wei) 被邀請者,則需要及早地作出合乎自身利益與(yu) 意願的反應。不論是邀請者,還是被邀請者,都必須把邀約當作一種正規的商務約會(hui) 來看待,對它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大而劃之。
對邀請者而言,發出邀請,如同發出一種禮儀(yi) 性很強的通知一樣,不僅(jin) 要求力求合乎禮貌,取得被邀請者的良好回應,而且還必須使之符合雙方各自的身份,以及雙方之間關(guan) 係的現狀。
在一般情況下,邀約有正式與(yu) 非正式之分。正式的邀約,既講究禮儀(yi) ,又要設法使被邀請者備忘,故此它多采用書(shu) 麵的形式。非正式的邀約,通常是以口頭形式來表現的。相對而言,它要顯得隨便一些。
正式的邀約,有請柬邀約、書(shu) 信邀約、傳(chuan) 真邀約、電報邀約、便條邀約等等具體(ti) 形式。它適用於(yu) 正式的商務交往中。非正式的邀約,也有當麵邀約、托人邀約以及打電話邀約等不同的形式。它多適用於(yu) 商界人士非正式的接觸之中。前者可統稱為(wei) 書(shu) 麵邀約,後者則可稱為(wei) 口頭邀約。
根據商務禮儀(yi) 的規定,在比較正規的商務往來之中,必須以正式的邀約作為(wei) 邀約的主要形式。因此,有必要對它作出較為(wei) 詳盡的介紹。
在正式邀約的諸形式之中,檔次最高,也最為(wei) 商界人士所常用的當屬請柬邀約。凡精心安排、精心組織的大型活動與(yu) 儀(yi) 式,如宴會(hui) 、舞會(hui) 、紀念會(hui) 、慶祝會(hui) 、發布會(hui) 、單位的開業(ye) 儀(yi) 式等等,隻有采用請柬邀請佳賓,才會(hui) 被人視之為(wei) 與(yu) 其檔次相稱。
請柬又稱請帖,它一般由正文與(yu) 封套兩(liang) 部分組成。不管是上待購買(mai) 印刷好的成品,還是自行製作,在格式上行文上,都應當遵守成規。
請柬正文的用紙,大都比較考究。它多用厚紙對折而成。以橫式請柬為(wei) 例,對折後的左麵外側(ce) 多為(wei) 封麵,右麵內(nei) 側(ce) 則為(wei) 正文的行文之處。封麵通常講究采用紅色,並標有“請柬”二字。請柬內(nei) 側(ce) ,可以同為(wei) 紅色,可采用其他顏色。但民間忌諱用黃色與(yu) 黑色,通常不可采用。在請柬上親(qin) 筆書(shu) 寫(xie) 正文時,應采用鋼筆或毛筆,並選擇黑色、藍色的墨水或墨水汁。紅色、紫色、綠色、黃色以及其他鮮豔的墨水,則不宜采用。
目前,在商務交往中所采用的請柬,基本上都是橫式請柬。它的行文,是自左向右,自上而下地橫寫(xie) 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豎式請柬。它的行文,則是自上而下的,自右而左地豎寫(xie) 的。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一種形式,豎式請柬多用於(yu) 民間的傳(chuan) 統性交際應酬。因此在這裏將它略去不提。
在請柬的行文中,通常必須包括活動形式、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要求、聯絡方式以及邀請人等項內(nei)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