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禮儀(yi)
比利時人在服飾上比較講究。喜歡穿質地高貴色彩柔和的服裝,通常是西裝筆挺,領帶鮮豔。加之當地是各國遊客和國際機構雲(yun) 集之處,所以服裝款式也各式各樣,千變萬(wan) 化。 在發式和首飾上,比利時人也很講究,男子喜歡理較為(wei) 標準的平頭,分頭和包頭。女子花樣更多,合人眼花繚亂(luan) 。特別是當地的女子喜歡佩戴首飾,有的婦女渾身珠光寶氣,以顯示自己的雍容華貴。
儀(yi) 態禮儀(yi)
比利時人是西方味較濃的民族。他們(men) 喜歡說笑並富有幽默感,盡管在正式場合很注意各種禮節,姿態端正,舉(ju) 止端莊,但表情卻不是一副嚴(yan) 肅的模樣。他們(men) 愛打手勢語,OK手勢或豎起拇指是表示讚美之意;V型手勢是表示勝利和成功之意;每當慶祝勝利和祝賀成功時,比利時人都普遍喜歡打這個(ge) 手勢。
相見禮儀(yi)
比利時人常見的見麵禮節是握手禮,尤其是在社交場所和工作交往中,人們(men) 相見和離別時習(xi) 慣施握手禮。比利時人也有親(qin) 吻禮和擁抱禮,比利時人相見時一般稱呼先生,女士,夫人和小姐。
餐飲禮儀(yi)
比利時人以吃西餐為(wei) 主,習(xi) 慣使用刀叉。麵食是他們(men) 的主食,主要愛吃烤麵包和甜麵包,其早餐習(xi) 慣喝酸牛奶,吃水果。 他們(men) 吃西餐較講究,首先是擺一塊餐巾在雙膝上,然後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將食物一塊塊切下,吃完後將餐具擺好,否則會(hui) 被認為(wei) 是沒有教養(yang) 的表現。
喜喪(sang) 禮儀(yi)
比利時人每逢節日,還有給座落於(yu) 布魯塞爾的赤身的小朱利安銅像穿上服裝的習(xi) 俗。比利時的班什每年舉(ju) 行狂歡節時,外地湧來觀看的遊客人山人海,當地的這一節慶以其別具風格的小醜(chou) 服裝而名揚歐洲。班什春季狂歡節活動時最熱鬧的是化裝遊行。
比利時南部為(wei) 瓦隆,講法語;北部為(wei) 弗拉芒人,講荷蘭(lan) 語。兩(liang) 族人數因在當地居民中大體(ti) 上各占一半,所以政府內(nei) 閣和一些部門也一分為(wei) 二,有世界上少見的特殊現象:雙重的機構和大臣。這個(ge) 特點在商務活動中應予以注意。 在比利時與(yu) 工商界人士打交道時,外方人員頭銜必須和參議相當或略高一點,而且在商務洽談前應預約,請對方確定見麵日期。經利時人辦事效率很高,對時間很珍視。
旅遊禮儀(yi)
在比利時,男子有尊重女士的良好習(xi) 慣。無論是走路,還是上車,坐電梯等,男子都讓女子先行。到公共場所,男子會(hui) 首先征求一下女士的意見,待同桌女士同意後才入座
主要禁忌
比利時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wei) 這都是災難象征。他們(men) 最忌藍色,視藍色為(wei) 魔鬼的色彩。因此,凡遇不祥之事,他們(men) 都慣用藍色作為(wei) 標誌。他們(men) 還忌諱墨綠色,因為(wei) 墨綠色會(hui) 使他們(men) 聯想起納粹的軍(jun) 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