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時間香港街頭的人流。在香港,支付小費按所提供的服務而各有不同。
“關(guan) 係。”西方人已經領悟到:這個(ge) 詞在中國做生意至為(wei) 關(guan) 鍵。但是,很難對這個(ge) 詞給出簡單的定義(yi) ,甚至在對於(yu) “關(guan) 係”是否隨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而逐漸變得不那麽(me) 重要這個(ge) 問題上也沒有統一的意見。
“這詞直譯的話,意思就是關(guan) 係,但是關(guan) 係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加以定義(yi) ,”對中國問題有著20多年經驗的媒體(ti) 專(zhuan) 家埃裏克·奧蘭(lan) 德( Eric Olander)說。
作家兼商業(ye) 顧問傑克·勒布朗(Jack Leblanc)將這個(ge) 詞比作“‘老同學關(guan) 係網。’兩(liang) 者完全是一回事。”不過他也指出,就像把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畢業(ye) 生聯係在一起的那共同擁有的一代代演變曆史和觀點,關(guan) 係這東(dong) 西也是通過長期緩慢紮實而又謹慎的過程建立起來的。
“這是一種非常迂回的行事方式,”奢侈品企業(ye) 集團“親(qin) 和中國”(Affinity China)的首席執行官克莉絲(si) 汀·陸(Christine Lu)說,“我稱之為(wei) 逐步積累關(guan) 係點。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家銀行,你存入大筆存款,所以,到了你真的需要提款的那一天,你就有備無患了。”
重要的是要理解關(guan) 係在中國人思維模式中的意思,奧蘭(lan) 德先生說:“中國人經曆的苦難比他們(men) 所經曆的繁榮要多得多。在過去50年裏,他們(men) 經曆了一場戰爭(zheng) 、饑荒、幹旱、混亂(luan) 及經濟革命。作為(wei) 整個(ge) 社會(hui) 來講,他們(men) 並沒有把握說明天將會(hui) 比今天更美好。”
“關(guan) 係就是這樣一種概念:關(guan) 係將會(hui) 保護你,使你免遭生活變異的影響,避免在中國陷於(yu) 一種非常艱難的生活之中,”他補充道,“所以,我把關(guan) 係和那種與(yu) 生俱來的生存意識聯係在一起。”
等級製度和決(jue) 定權
從(cong) 你踏入中國的那一刻開始,你或許就能明顯地感受到中國人對等級製度的態度及對權力的看重。
“如果你來到中國,比如說,作為(wei) 由四五人組成的代表團成員的身份,那麽(me) 與(yu) 你們(men) 地位相當的中方代表團就會(hui) 在機場或火車站迎接你們(men) ,那裏會(hui) 停放著一溜的轎車等你們(men) ,按照每個(ge) 人的職位或權勢分別登上相應的轎車,這個(ge) 現象非常普遍——即使像從(cong) 機場或火車站開車去酒店這樣平常的事情也是如此,”康李廣告公司(Kang & Lee Advertising)的索爾·吉特林(Saul Gitlin)說。
大多數西方人會(hui) 預以為(wei) 每一個(ge) 人——從(cong) 董事長到初級客戶經理——都會(hui) 擠進一輛麵包車裏一起出發。但是,你應該將這種小事看作是中國人看重等級製度的一種表現,這種態度會(hui) 在商務談判的過程中反複體(ti) 現出來。
“從(cong) 理論上講,像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這樣本應該在人民之間無階級差別的國家,仍然嚴(yan) 密地籠罩在一種非常具有階級意識觀念的文化氛圍之中,”吉特林先生說。
“你必須能夠判斷出某個(ge) 組織內(nei) 部的權力結構,而且你要了解的不僅(jin) 是根據組織結構圖劃分的等級層次,而且還有根據你所接觸的那些人物之間人際關(guan) 係的等級層次,尤其是那些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他補充道,“一個(ge) 很好的例子就是,比如說,某人的職務是私人助理或私人秘書(shu) ——這在中國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政治職稱,可實際上有可能是一個(ge) 非常關(guan) 鍵的人物,即使在該組織擁有更高職位的其他人麵前也是如此。”
支付小費
付小費不是中華文化或傳(chuan) 統的一部分,但這種西方習(xi) 俗在近幾年已蔓延至中國。
像在世界其他主要城市一樣,在香港,給小費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但這對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來說,往往很難調整他們(men) 對社會(hui) 所認同的小費尺度的觀念。
比如,給搬運工的小費通常是每個(ge) 旅行包2港元到5港元(合26美分至64美分)不等—— 這個(ge) 金額在美國可能會(hui) 被視為(wei) 失禮。
大多數高檔酒店會(hui) 自動在賬單上增加10%的服務費,是否再給額外小費則完全由顧客自行決(jue) 定。
出租車司機一般會(hui) 希望你按照最接近的整數港元支付車費。你可以多給一些,但有時,來自中國大陸的司機會(hui) 對額外小費感到意外而拒絕接受的。
像禮賓服務員等提供的個(ge) 人服務都是不需要支付小費的,不過如果你付的話,他們(men) 也樂(le) 於(yu) 接受的。
在上海以及中國大陸其他地方,中國政府在1980年代禁止支付小費。現在中國政府的官方網站(www.gov.cn)表示:
“雖然已官方禁止支付小費,不過現在,導遊、酒店服務人員以及旅遊巴士或汽車司機都廣泛接受小費,作為(wei) 對他們(men) 良好服務的一種認可。
“在餐館裏,如果賬單裏沒有包括小費,那麽(me) 支付賬單金額的10%至15%為(wei) 宜。
“書(shu) 籍、音樂(le) 磁帶和個(ge) 人物品,以及錢,都可以作為(wei) 小費給導遊和司機。”
有趣的是,在過去幾年裏,一些博客作者對在中國小費問題(或者更確切地說,沒有小費問題)進行了評說。
而他們(men) 的博文吸引了許多自己表明是中國長期居民的讀者留言評論,這些評論要求外國遊客不要給小費,他們(men) 說這種做法不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