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自省,中國營銷人身上存在的諸多不足,也是走出去的製約因素。總結起來,這種不足表現為(wei) 三大短板。
首先是中國營銷人至今未形成自己成熟的營銷理論體(ti) 係,其創意、設計、製作均未獲得國際社會(hui) 廣泛認可。在“全球營銷人俱樂(le) 部”裏,中國營銷人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
其次,大多數中國營銷人所受的教育,決(jue) 定了他們(men) 對國際規則知之甚少,甚至相當多的營銷人英語關(guan) 都過不了,走出去並融入到所在國主流社會(hui) ,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再次,中國廣告公司經濟實力普遍不足,缺乏資金輸出能力,營銷人在缺乏組織支持的情況下走出去,隻能以單槍匹馬闖天下的方式,而這實際上是給人家打工。
再說了,走出去,去哪裏?
答案不外兩(liang) 種: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
先說前者。發達國家營銷水平相對較高,中國營銷人在那裏並無優(you) 勢,這和中國汽車出口到美國不好賣是一個(ge) 道理。
再說後者。雖然發展中國家營銷水平要低一些,中國營銷人也許在那裏會(hui) 有出頭之日,但是,那裏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營銷人的發展空間比較小,也不好做。
所以,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是最佳選項,怎麽(me) 辦?那就先待在家裏好好修煉修煉了。
中國營銷何時走出去?
當然,中國營銷總有一天要走出去,走向國際市場,和電通、奧美一競高低。那麽(me) ,這一天什麽(me) 時候到來?
應該說,當越來越多中國企業(ye) 從(cong) “國內(nei) 主導型企業(ye) ”轉型“國際主導型企業(ye) ”成功的時候,就是中國營銷在全球大行其道的時候。
我們(men) 發現,一個(ge) 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對外輸出性越強,這個(ge) 國家或地區的營銷越有可能走出去。目前,中國企業(ye) 的主體(ti) 市場仍然在國內(nei) ,而不是國際。中國經濟的外向性特征主要表現為(wei) 國際貿易,而非資本輸出與(yu) 技術輸出,這實際上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還是非常低的。雖然也有華為(wei) 、中興(xing) 、聯想、海爾、 TCL等企業(ye) 走出去了,但是,隻有個(ge) 別企業(ye) 走出“扭虧(kui) 為(wei) 盈”初級階段,和三星、LG、諾基亞(ya) 、西門子等真正國際型企業(ye) 相比,還有很大距離。
但是,參照韓國三星、LG成長經曆,我們(men) 有信心認為(wei) ,2010年之厚,中國會(hui) 湧現出越來越多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的企業(ye) 。那個(ge) 時候,中國企業(ye) 將和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企業(ye) 一起,在世界經濟的大舞台上同台競技。那個(ge) 時候,中國營銷走出去,可謂正當其時。
做好眼前的事,比什麽(me) 都重要
近年來,中國營銷取得了很大發展,這一點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一些不健康的苗頭也開始顯現,比如,營銷人變得越來越浮躁了,各種灌水的宣傳(chuan) 和虛假造勢比比皆是,對中國營銷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在諸多產(chan) 業(ye) 發展上,中國企業(ye) 都吃了浮躁不實的虧(kui) 。比如液晶電視,雖然看起來所有的中國彩電企業(ye) 都做得風風火火,實際上,到現在為(wei) 止仍未擺脫“螺絲(si) 刀工廠”的命運。希望中國的營銷人能以中國企業(ye) 為(wei) 戒,在提升本身素質,縮短和國際營銷先進水平之間差距上多做努力。有了金剛鑽,才能攬得瓷器活。
事實上,即使立足國內(nei) 市場,我們(men) 同樣可以做成國際級營銷人,因為(wei) ,中國本身就是一個(ge) 極大的國際化市場。因此,對於(yu) 目前的中國營銷來說,“走出去”不“走出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以“走出去”的心態為(wei) 企業(ye)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