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比較好的崗位評價(jia) 方法有排序法、分類法、因素比較法、評分法、排序法是根據一些特定的標準(例如工作的複雜程度、對組織的貢獻大小等對各個(ge) 職位的相對價(jia) 值)進行整體(ti) 比較,進而將職位按照相對價(jia) 值的高低排列出一個(ge) 次序。其基本步驟是:
1、對排序的標準達成共識。雖然排序法是對崗位的整體(ti) 價(jia) 值進行評價(jia) 而排序,但也需要參與(yu) 評估的人員對什麽(me) 樣的“整體(ti) 價(jia) 值”更高達成共識,如責任更大,知識技能更高,工作更加複雜,環境因素惡劣等。
2、選定參與(yu) 排序的職位。如果公司較小可以選取全部職位進行排序。
3、評定人員根據事先確定評判標準,對公司同類崗位的重要性逐一作出評判,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次要的、再次要的順次往下排列。
4、將經過所有評定人員評定的每個(ge) 崗位的結果加以匯總,得到序號和。然後將序號和除以評定人數,得到每一崗位的平均序數。最後,按平均序數的大小,由小到大評定出各崗位的相對價(jia) 值的次序。
分類法是在崗位分析的基礎上,對組織中全部或規定範圍內(nei) 崗位進行多層次的劃分,即先確定等級結構,然後再根據工作內(nei) 容對工作崗位進行歸類。其基本步驟是:
1、按照經營過程中各類崗位的作用和特征,將公司的全部崗位分成幾個(ge) 大的係統。
2、將各個(ge) 係統中的各崗位分成若幹層次,最少分為(wei) 5-6檔,最多的可分為(wei) 15-20檔。
3、明確規定各檔次崗位的工作內(nei) 容、責任和權限。
4、明確各係統各檔次(等級)崗位的資格要求。
5、評定出不同係統不同崗位之間的相對價(jia) 值和關(guan) 係。
因素比較法是一種量化的工作評估方法,它實際上是對職位排序法的一種改進。這種方法選擇多種報酬因素,按照各種因素分別進行排序。其基本步驟是:
1、選擇基準崗位。選擇一些在不同企業(ye) 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內(nei) 容相對穩定的、具有得到公認的市場工資水平的職位做為(wei) 基準崗位。
2、分析這些基準崗位,找出一係列共同的報酬因素。這些報酬因素應該是一些能夠體(ti) 現職位之間本質區別的因素。如責任、工作的複雜程度等。
3、將每個(ge) 基準職位的工資分配到相應的報酬因素上。
4、將待評估的職位在每個(ge) 報酬因素上分別與(yu) 基準職位相比較,確定待評估職位在各個(ge) 因素上的工資率。將待評估職位在各個(ge) 報酬因素上的工資率或者分數相加匯總,得到待評估職位的工資水平。
評分法也稱點數法,該法首先是選定崗位的主要影響因素,並采用一定點數(分值)表示每一因素,然後按預先規定的衡量標準,對現有崗位的各個(ge) 因素逐一評比、估價(jia) ,求得點數,經過加權求和,最後得到各個(ge) 崗位的總點數。其基本步驟是:
1、確定崗位評價(jia) 的主要因素。四個(ge) 方麵:責任因素,知識技能因素,崗位性質因素,環境因素。並確定主要因素的權重。
2、對各評價(jia) 因素區分出不同檔別,並賦予一定的點數(分值)。
3、對各崗位進行評價(jia) 。對各崗位每一因素打分,然後匯總,計算出各崗位的總點數。
4、根據各崗位的總點數進行排序,得到相對價(jia) 值的高低。
上述各種方法之間有一定傳(chuan) 承關(guan) 係,目前,評分法是崗位評價(jia) 的主流方法。如果需要評價(jia) 的崗位數很少,前三種方法倒也不失為(wei) 簡單可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