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ye) 都在做績效考核,一般而言,每到一個(ge) 周期,比如1-2年都要回頭檢視一下,看看自己企業(ye) 考核究竟做的怎麽(me) 樣,有什麽(me) 成功經驗,有什麽(me) 不足之處,如何去改進。那麽(me) 在檢視的過程中,應該設定什麽(me) 樣的標準呢?筆者做了多年的人力資源管理谘詢,總結起來,大概有六個(ge) 方麵可以作為(wei) 思考的出發點。
第一,考核體(ti) 係是否整體(ti) 提高了組織的業(ye) 績表現?不同企業(ye) 對業(ye) 績定義(yi) 不同,這裏我們(men) 可以從(cong) 典型的BSC的四個(ge) 維度去分析,即財務、客戶、運營、學習(xi) 與(yu) 成長四個(ge) 方麵,企業(ye) 的業(ye) 務增長了嗎?市場占有率提高了嗎?利潤增加了嗎?客戶滿意度提高了嗎?運營的更加順暢了嗎?工作效率更高了嗎?員工能力更強了嗎?內(nei) 部滿意度更高了嗎?
第二,考核體(ti) 係是否提高了績優(you) 員工的積極性?考核的核心目的就是為(wei) 了激勵人,那麽(me) 那些在企業(ye) 中能夠創造佳績的人員是否賺的比以前多,是否得到了更多的承認,企業(ye) 的士氣是否比較高漲?
第三,考核體(ti) 係是否促進組織資源最優(you) 化配置?比如,我做過一個(ge) 出版社的考核,該出版社未做考核之前,管理上無論如何設置大家都沒什麽(me) 意見,考核之後,幾個(ge) 按照地區分工的發行部門提出以前分管的片區劃分不公平,肥瘦差異很大,於(yu) 是企業(ye) 對片區重新合理劃分,得到大家認可。那麽(me) 在您的企業(ye) 裏麵是否也實現了這樣的調整呢?是不是企業(ye) 更加精打細算,比以前更會(hui) 花錢了呢?
第四,考核體(ti) 係是否促進了組織運行的效率?幾乎所有的管理模式都有缺陷,比如企業(ye) 管理係統,最高效的是垂直管理係統,一個(ge) 員工隻有一個(ge) 上級,條線管理,直線指揮,但其固有的問題是橫向協調非常困難,部門之間各自為(wei) 政現象嚴(yan) 重,建立了考核體(ti) 係,是否通過共同承擔目標責任使部門之間的協作更加富有成效呢?
第五,考核體(ti) 係是否實現了員工觀念的提升?考核最重要在於(yu) 建立業(ye) 績文化,多勞多得,一切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那麽(me) 您的企業(ye) 是否促使員工在壓力下更多的發揮了自己的潛能呢?
第六,考核體(ti) 係是否促進了組織形成先進的文化。您的企業(ye) 是否更加尊重優(you) 秀人才,真正實現了良幣驅除劣幣,而不是劣幣驅除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