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管理
企業重組上市IPO

知人善用的五個標準

人類社會(hui) 發展到現在,雖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在知人、識人方麵,現代社會(hui) 倡導的德能勤績廉與(yu) 古人的標準卻有異曲同工之處。

  知人之後,重要的是用人。拿破侖(lun) 說過,最難的倒不是選拔人才,難點在於(yu) 選拔後,怎樣使用人才,即使他們(men) 的才能發揮到極致。因為(wei) 發現人才,識別人才,選拔推薦人才,都是為(wei) 了善用人才。

  善用人才的標準有五條:

  一是用其所長,避其所短。這是用人藝術之核心。俗話說,金無赤金,人無完人“瓜無滾園,人無十全”。任何一個(ge) 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蕭何與(yu) 張良都是劉邦的謀士,他們(men) 出謀獻策,幫劉邦打敗項羽,但如果讓他們(men) 橫刀立馬,統兵千萬(wan) ,衝(chong) 鋒陷陣,就不如韓信。因此,“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聰明的領導在於(yu) 揚其長,避其短。

  二是量才使用,才盡其用。飯盒用來盛飯,臉盆用來洗臉,如果調過來,作用不是不行,可能要帶來很大麻煩。用人也是如此,不同的工作崗位,對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對崗位也有不同的適應性。量才用人,需要根據不同人才的素質才知,安排相應的崗位。既要防止大材小用,浪費人才,也要防止小才大用,虛占其位,貽誤事業(ye) 。可見,“用人如器”。

  三是明責授權,信任人才。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認為(wei) 是人才,就要明責授權,大膽使用,卻不可既用又疑,授職無權。這方麵,劉備是榜樣。他“三顧茅廬”請出孔明後,就不顧關(guan) 羽、張飛的非難,將“實權”交於(yu) 孔明。結果,孔明佐助他,成就了三國鼎立的偉(wei) 業(ye) 。現代企業(ye) 各項工作千頭萬(wan) 緒,一個(ge) 領導人不可能包辦一切,一定要大膽、充分地使用人才。

  四是組合人才,聚放效應。人才不僅(jin) 有一個(ge) 量才使用的問題,還有一個(ge) 合理組合發揮其集聚效應的問題。現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就單個(ge) 講,都是人才,但如果把兩(liang) 個(ge) 能力、經曆、資曆、性格、年齡相當的人放在一起,(如一個(ge) 當書(shu) 記,一個(ge) 當經理),很容易“碰撞”“不團結”;但如果一柔一剛,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地加以組合,結果可能就大不一樣。因此,一個(ge) 領導者使用人才,不僅(jin) 要重視個(ge) 體(ti) 的素質,還要高度重視群體(ti) 結構的合理化。使群體(ti) 中的個(ge) 體(ti) 相互彌補,相得益彰,達到一加一大於(yu) 二的效果。

  五是庸才愚才及時淘汰。人非聖賢誰能無過。在用人過程中,再高明的領導者也有失誤的時候。這並不可怕。關(guan) 鍵是要一旦發現庸才愚才虛占其位,就要堅決(jue) 而得法地將其撤換。然而,如果在你的任期內(nei) ,頻繁地更換下屬,問題可能就是你的了。發現庸才愚才不及時撤換,或頻繁地更換下屬,既影響工作與(yu) 事業(ye) ,又會(hui) 給領導人帶來負麵影響,還容易起到不良的導向作用。

  總之,一個(ge) 企業(ye) 的領導者,一定要有愛才之心,識才之眼,選才之德,謀才之腦,提才之能,用才之膽,容才之量,護才之魄,育才之法和集才之力。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