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企業(ye) 麵對以下困境束手無策:如火如荼的價(jia) 格戰、促銷戰與(yu) 終端會(hui) 戰;競爭(zheng) 對手降價(jia) 和促銷,不跟進降價(jia) 和加大促銷力度,銷量就會(hui) 馬上下滑;營銷費用與(yu) 品牌創建成本總是居高不下。往往是,辛辛苦苦一整年,銷售額高得驚人,但利潤低得嚇人,連許多赫赫有名的“名牌”也概莫例外。擺脫拚價(jia) 格、拚促銷、拚資源是中國企業(ye) 最大的渴望。
其實拚價(jia) 格、拚促銷、拚資源背後的實質是是同質化競爭(zheng) 。同等技術水準下,製造出來的往往是差異化程度極低的產(chan) 品,再加上沒有一流的品牌戰略賦予品牌差異化的認知與(yu) 聯想,在消費者的心目中,不同品牌之間是沒有差異的,所以就隻能靠規模領先、總成本領先來競爭(zheng) 。技術創新和打造高溢價(jia) 品牌是賦予差異化、擺脫中國企業(ye) 麵臨(lin) 的困境的唯一的出路。而且這一點對很多中國企業(ye) 來說,是最直接、最實效、最快地解決(jue) 當前困境的戰略選擇。因為(wei) ,一個(ge) 企業(ye) 真正要通過技術創新形成比較競爭(zheng) 優(you) 勢,需要持續的巨大投入,而且周期也很長。而在很多行業(ye) ,隻要真正掌握品牌戰略的精髓,即使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也是完全可以打造高溢價(jia) 品牌的,比如服裝、食品、飲料業(ye) 中國企業(ye) 之所以沒有獲得較高的利潤主要不是在技術上落後於(yu) 跨國企業(ye) ,而是品牌價(jia) 值上不如人家。所以,中國企業(ye) 不僅(jin) 要靠技術創新更要靠品牌戰略創建高溢價(jia) 品牌來擺脫中國製造的困境。
高溢價(jia) 是指同等技術與(yu) 品質的產(chan) 品能賣出更高的價(jia) 格。比如,耐克從(cong) 中國製鞋廠花120元人民幣買(mai) 走的運動鞋因為(wei) 打上了耐克品牌,所以售價(jia) 就竄到700多元;海爾品牌的電器總是比一般電器貴15-30%,有時甚至比鬆下、三星等國際品牌都貴,但消費者仍然選擇購買(mai) 海爾;都澎的一把打火機在6000元以上、華倫(lun) 天奴的一件至少襯衣800多元、登喜路的一個(ge) 錢包2000多元。這些都是具有很高的溢價(jia) 能力的典型品牌。這些品牌之所以有很高的品牌溢價(jia) 能力主要不是因為(wei) 技術領先,而是因為(wei) 在一流的品牌戰略統領下,品牌具備了情感和自我表達型價(jia) 值,超越了實體(ti) 產(chan) 品本身,產(chan) 品在顧客心理中擁有了很高的感知價(jia)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