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業(ye) 起步較晚,大概在8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普通消費者家庭。自90年代以來,我國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家電生產(chan) 能力,迅速成為(wei) 全世界小家電的重要生產(chan) 基地。目前,我國已成為(wei) 小家電生產(chan) 大國,各類小家電生產(chan) 企業(ye) 多達數千家。
與(yu) 傳(chuan) 統大家電相比,小家電以入門門檻低、行業(ye) 利潤高、發展前景廣闊,成為(wei) 眾(zhong) 多企業(ye) 競相爭(zheng) 奪的大蛋糕。據業(ye) 內(nei) 人士估計,2010年小家電市場的價(jia) 值可能超過3500億(yi) 元。然而,新興(xing) 的市場“藍海”總是誘惑與(yu) 殺機並存,想要真正掘到中國家電業(ye) 這“最後一桶金”,必須建立在對小家電市場清晰準確的把握之上。
利潤與(yu) 市場空間
目前,小家電在中國的利潤率和增長率均已提升至30%左右。中國電子商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陸刃波表示,與(yu) 傳(chuan) 統家電不同,小家電在中國的銷售仍然處於(yu) 發展階段,隨著消費者需求增加,小家電產(chan) 品的種類和數量都在提升,小家電平均利潤率高,為(wei) 企業(ye) 帶來的收益也高。
同時,小家電增長前景廣闊,我國小家電行業(ye) 呈現出口占主導,內(nei) 銷迅速增長的態勢。據統計,我國家庭平均擁有小家電數量不到10件,遠低於(yu) 歐美國家每戶20—30件的水平。
近年來,我國小家電行業(ye) 蓬勃發展。相關(guan) 資料顯示,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我國小家電銷量達3.98億(yi) 台,同比增長2.1%;銷售總額達1175億(yi) 元,同比增長6.6%。隨著家電下鄉(xiang) 等國家相關(guan) 擴大內(nei) 需措施的繼續實施,預計我國小家電市場的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品牌集中度低
隨著國內(nei) 市場的擴大以及企業(ye) 自身實力的增強,通過加強品牌整合力度,小家電領域湧現出以美的、TCL、格蘭(lan) 仕、九陽、方太、海爾為(wei) 代表的一批知名品牌。尤其美的表現突出,在國內(nei) 小家電市場的擴張速度和規模增長迅速。憑借電風扇、電飯煲等起家領域優(you) 勢,快速向加濕器、豆漿機、取暖器等產(chan) 品擴張並躋身行業(ye) 領軍(jun) 水平,成為(wei) 小家電領域為(wei) 數不多的多元化企業(ye) 。
此外,國內(nei) 小家電市場的發展潛力和利潤空間,也誘使歐洲以及韓國、日本的小家電廠商加大了對中國小家電市場的開拓力度。飛利浦、鬆下進入較早,隨後西門子、三洋、伊萊克斯等紛紛跟進,均謀求在高利潤的小家電市場分得一杯羹。外資品牌的進入,更加劇了我國小家電市場的競爭(zheng) 態勢。
粗略計算,國內(nei) 小家電生產(chan) 企業(ye) 約有5000家,再加上外資品牌的爭(zheng) 奪,造成了市場品牌集中度極低的現狀。除微波爐等個(ge) 別產(chan) 品外,其他如電磁爐、電水壺等產(chan) 品,行業(ye) 前四位品牌市場占有率均遠低於(yu) 50%。同時,產(chan) 品同質化嚴(yan) 重,市場競爭(zheng) 不充分,國內(nei) 小家電生產(chan) 多采取OEM貼牌方式,(續致信網上一頁內(nei) 容)以至於(yu) 出現“100個(ge) 品牌產(chan) 品長著相似麵孔”的怪像。
找準出路是關(guan) 鍵
麵對魚龍混雜的小家電市場,各企業(ye) 應該找準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或為(wei) 提供零部件的上遊製造商,或為(wei) 高科技創新產(chan) 品整機製造商,或積極拓展新興(xing) 的出口市場。與(yu) 傳(chuan) 統家電製造商相比,小家電企業(ye) 更應該考慮周全,一味的模仿必將是死路一條。
現今,國內(nei) 小家電正向著低碳環保、時尚快捷、創新節能的方向發展,技術競爭(zheng) 將成為(wei) 未來企業(ye) 搶占市場製高點的重要砝碼。隨著能效等級等相關(guan) 國家標準的製定實施,小家電市場將日益規模化和規範化。同時,在優(you) 勝劣汰的規律作用下,品牌集中製已經成為(wei) 小家電行業(ye) 未來的趨勢和方向,不能把握機遇,創造領先品牌的企業(ye) 或將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