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管理
企業重組上市IPO

賣方市場的營銷

  “我們(men) 不再需要營銷,因為(wei) 現在是賣方市場。”

  這是國外一家大型商品生產(chan) 商向它在中國的分銷商傳(chuan) 達的信息。這家生產(chan) 商因此提出大幅削減支付給分銷商的傭(yong) 金。根據我的經驗,在供應短缺的情況下,許多管理人員的確會(hui) 認為(wei) 營銷工作沒有必要,或價(jia) 值不大。

  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它忽略了企業(ye) 經營中一條最根本的道理:公司的真正價(jia) 值在於(yu) 客戶。營銷學和財務學在很多方麵持有不同觀點,但在這一點上卻意見統一:一個(ge) 公司的價(jia) 值並不是看它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上有多少資產(chan) ,而要看它未來能從(cong) 客戶那裏獲得多少現金。

  在工業(ye) 產(chan) 品市場,產(chan) 品可能是一樣的,但客戶肯定不同。有些客戶在行業(ye) 中更具競爭(zheng) 力,財務狀況更佳,長期生存能力更強,增長率比行業(ye) 平均水平高,需求更為(wei) 穩定,口碑宣傳(chuan) 效應更強,需要的服務成本更低等。

  消費者市場同樣如此。與(yu) 在增長緩慢或衰退的日本消費者市場占有的份額相比,在快速增長的中國消費者市場占有的份額是否價(jia) 值更高?與(yu) 反複無常、總想尋求更低價(jia) 格的客戶相比,持續購買(mai) 你的產(chan) 品的老客戶是否更有價(jia) 值?如果你的客戶都年屆七旬,而我的客戶僅(jin) 年方二十,我的未來前景豈不是比你更加光明?當商品供不應求時,無疑給我們(men) 提供了良機,可以利用營銷改善客戶組合,提高公司這一最重要資產(chan) 的質量和價(jia) 值。

  為(wei) 了更清楚地說明這一點,舉(ju) 例如下。假設A公司和B公司是兩(liang) 家競爭(zheng) 對手:A公司接受任何願意按其價(jia) 格購買(mai) 產(chan) 品的客戶;B公司則努力“追求”A公司的最佳客戶,並與(yu) 它們(men) 簽訂長期合同,同時針對自己的一些吸引力不大的客戶,停止或減少供貨。結果,它的這些客戶自然而然會(hui) 投奔A公司。這令A公司的營銷經理感到十分高興(xing) ,因為(wei) 他發現每當有老客戶離去時,很快就會(hui) 有新客戶來補缺。在一到兩(liang) 年時間裏,B公司已經將自己質量最差的客戶推給了A公司,同時將A公司質量最好的客戶拉了過來。

  隨著時間推移,市場會(hui) 不可避免地再次轉變為(wei) 買(mai) 方市場,因為(wei) 公司會(hui) 投入新的產(chan) 能,而且會(hui) 有新公司進入市場。或許B公司有 20%的客戶流向了這些新進入市場的公司。但幸運的是,B公司孜孜以求,努力獲取盡可能最好的客戶。結果,B公司的客戶平均每年增長20%。也就是說,即使有20%的客戶流失,B公司依然能夠保持100%的生產(chan) 和銷售水平,因為(wei) 它現有客戶的需求在增長。

  假設A公司客戶,也就是那些對價(jia) 格更為(wei) 敏感、財務狀況欠佳、增長較慢或呈負增長的客戶也流失了20%,那麽(me) 它就需要尋找新客戶。由於(yu) 此時市場已轉變為(wei) 買(mai) 方市場,尋找新客戶的工作也就變得極為(wei) 困難。A公司隻能采取打折,以低於(yu) 市場平均價(jia) 銷售產(chan) 品的方式才能贏得客戶。最終,A公司獲得的將是支付較低價(jia) 格、吸引力不大的客戶。B公司是在賣方市場贏取客戶,而A公司則是在買(mai) 方市場尋找客戶。最終,B公司花費較少的力氣獲得了質量更高的客戶,也就不足為(wei) 奇了。

  有些管理人員可能會(hui) 反對說,“在我們(men) 的行業(ye) 中,最重要的是價(jia) 格,其它都是次要的。” 事實可能確實如此,但這並不是說客戶質量無關(guan) 緊要。恰恰相反,如果我的客戶付款更快、更換供應商的頻率更低、增長更快、需要的服務成本更低……,我就將在價(jia) 格競爭(zheng) 中勝出,因為(wei) 客戶質量更高意味著我享有了成本優(you) 勢。簡而言之,當產(chan) 品不能給你帶來優(you) 勢,你就隻有指望你的客戶了。

  概念比較:

  買(mai) 方市場

  是在供需關(guan) 係中買(mai) 方處於(yu) 主動地位,成為(wei) 主導方麵的市場。它對作為(wei) 購買(mai) 商品的消費者,作為(wei) 供給商品的工商企業(ye) ,以及作為(wei) 宏觀調控的經濟管理部門造成不同的影響,並引起其一係列不同的行為(wei) 變化。一般地,買(mai) 方市場對消費者有利。消費者在寬鬆的市場商品選擇環境中可以貨比三家,購得價(jia) 廉物美的商品,並在商品價(jia) 格不斷下降過程中無形中提高實際收入,實現更大的消費滿足。尤其是對於(yu) 曾長期處於(yu) 商品短缺,從(cong) 糧、棉、油、肉、蛋、菜到糖、煙、酒,以及火柴等生活必需品都是按戶實行票證供應的中國人來說,買(mai) 方市場的形成則賦予其更多的欣喜感受。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