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的複蘇特別是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這個(ge) 有利的大環境有力支撐了耐克、阿迪中國區業(ye) 務的快速增長。阿迪第三季度大中華區增長了9%,自08年陷入“庫存門”之後成功實現逆轉。
戰略上的高度重視。今年5月投資者會(hui) 議,耐克CEO馬克·帕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中國市場為(wei) 其“重要的戰略性市場”。耐克對中國及新興(xing) 市場充滿了期待,耐克甚至引用了這樣的預測,“在中國、印度、巴西這樣的新興(xing) 國家,新增中產(chan) 階級人數在未來二三十年間將翻三番”——而中產(chan) 階級是耐克核心的目標消費群。雖然自2011年起,中國體(ti) 育用品行業(ye) 的整體(ti) 增速將會(hui) 放緩,但是筆者判斷中國經濟和這個(ge) 行業(ye)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保持良好的增長。
三四線銷售渠道的擴張。耐克已經在中國的一線、二線城市取得成功——耐克不會(hui) 停下進取的腳步,它將繼續深入到三線及四線城市。中小城市同時成為(wei) 了耐克、阿迪“新興(xing) ”的目標。近日阿迪總部宣布,“將於(yu) 明年在中國新開500家門店,到2015年產(chan) 品分銷城市數量更將翻倍”,顯然更多的門店將擠向中小城市。門店數量的增長推動了本土運動品牌的突飛猛進,這個(ge) 策略亦能有力提升國際品牌在中國區的業(ye) 務增長(陳士信作品)。當然,耐克、阿迪沒有忘記要鞏固一、二線城市。
2010年上半年,安踏、特步等紛紛上調批發價(jia) ,今年第四季李寧鞋類產(chan) 品平均零售價(jia) 提高7.8%,關(guan) 於(yu) 運動品牌調價(jia) 請點評一下。(銷售與(yu) 市場體(ti) 育用品版)
觀點一:
原材料、勞動力、品牌推廣等成本確實較快上升,企業(ye) 出於(yu) 盈利及防止利潤率下滑的考慮,提高產(chan) 品批發價(jia) 是合理的經營行為(wei) 。就各方麵成本上漲的幅度與(yu) 批發價(jia) 上調幅度進行對比,7.1%、2.0%並不會(hui) “過分”。
觀點二:
品牌推廣費用增加是安踏、特步等品牌調價(jia) 的主要內(nei) 因之一。根據財globrand.com報數據,安踏今年上半年廣告及宣傳(chuan) 費用增加的淨額為(wei) 0.989億(yi) 元,而安踏成本開支中漲幅最高的原材料方麵,多支出的淨額為(wei) 0.978億(yi) 元,前者多於(yu) 後者。之於(yu) 特步,雖然增加的4千多萬(wan) 的廣告及宣傳(chuan) 費用遠少於(yu) 材料開支增加的8千多萬(wan) ,但是卻遠高於(yu) 員工成本增加的1千四百多萬(wan) 。
觀點三:
李寧提升平均零售價(jia) ,或許真如李寧公司相關(guan) 人士所表示的——“提價(jia) 主要是希望提升品牌定位”,但是提價(jia) 更大的目的應該不是為(wei) 了“拉近與(yu) 跨國運動品牌之間的距離”,而是為(wei) 了拉大與(yu) 晉江係運動品牌之間的距離。事實上,晉江係運動品牌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它們(men) 與(yu) 李寧的差距已縮小了很多。特別是“帶頭大哥”安踏的品牌高度、價(jia) 位已經快追上李寧,其它幾個(ge) 主流品牌(特步、361度、匹克等)也紛紛跟了上來。李寧提價(jia) 除了產(chan) 品成本上升等因素之外,更需要在零售價(jia) 上與(yu) 它們(men) 拉開距離。
附:
耐克大中國區財季收入同比增長20%https://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3日第一財經日報 胡軍(jun) 華
耐克公司昨日發布2011財年第二季度報告,截至今年11月30日的三個(ge) 月,耐克大中國區收入4.8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0%。
財報顯示,耐克公司該季度鞋類產(chan) 品收入2.64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6%,服裝類產(chan) 品收入1.9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2%,運動裝備收入0.2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7%。從(cong) 盈利情況來看,耐克大中國區息稅前利潤1.74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9%,是耐克公司全球六大市場中同比增幅最高的一個(ge) ,北美市場以同比24%的增幅位列第二。
耐克品牌總裁Charlie Denson對這一業(ye) 績表現滿意,他說耐克仍然保持在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未來幾年的市場份額還有可能繼續擴大。
此前,李寧公布了2011財政年度第二季度訂單金額總值按批發出貨計算較去年同期下降約6%,這讓市場對明年國內(nei) 體(ti) 育用品市場的前景產(chan) 生擔憂。
不過,Charlie Denson表示,中國消費者對耐克籃球、足球、跑步產(chan) 品的需求旺盛,中國市場有廣大的區域可供耐克進入和覆蓋,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耐克將進一步開拓中國的三線和四線市場保持業(ye) 績的持續增長。
耐克財報顯示,未來訂單情況增長良好,大中國區今年12月到明年4月發貨的訂單金額同比增長18%,撇除匯率因素,訂單金額同比增長14%。
市場觀察人士陳士信認為(wei) ,耐克已經在中國的一線、二線城市取得成功,下一步就是鞏固一、二線市場的同時,繼續深入到三線及四線城市。本土運動品牌通過三四線城市門店數量的增長推動了業(ye) 績的突飛猛進,這個(ge) 策略也能有力提升國際品牌在中國區的業(ye) 務增長。今年11月,阿迪達斯公布了未來5年大中華區的發展路線圖,到2015年,阿迪達斯門店將新增2500家,主要分布在國內(nei) 的中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