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an) 品經營≠品牌經營。產(chan) 品經營自不必多說,談起品牌經營,其實就是研究怎樣利用知名度高的品牌效應,擴大自己企業(ye) 的市場占有率,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一般說,品牌經營,往往是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第一位,經濟效益放在第二位,甚至還有的幹脆以品牌命名,搞一些公益性活動等,但無論哪一種品牌經營,其最終肯定還會(hui) 落腳到經濟效益上來,區別僅(jin) 僅(jin) 是取一時之利,還是取源源不斷之利,是把錢放在第一位,還是把市場放在第一位,實際上這恰恰是一個(ge) 企業(ye) 是否成熟的尺度。可以說,取長利者必有短利,但取短利者卻未必有長利;有市場者必有利,無市場者必無利;品牌經營得好,可以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品牌經營得不好,會(hui) 落個(ge)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殘局。擁有著名品牌的企業(ye) ,無一不是耗費巨大心血來擴張經營的。
下麵,讓我們(men) 看看品牌經營究竟如何不同於(yu) 產(chan) 品經營:
從(cong) 曆史上來說,作為(wei) 經營手段,正如前麵說過的“產(chan) 品競爭(zheng) 與(yu) 品牌競爭(zheng) 完全是兩(liang) 個(ge) 不同層麵的競爭(zheng) ”一樣,產(chan) 品經營與(yu) 品牌經營也是兩(liang) 種不同層麵的經營手段,但他們(men) 之間不存在什麽(me) “優(you) ”與(yu) “劣”的區別,而是在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必然產(chan) 物。西方發達國家品牌經營一般分為(wei) 三個(ge) 階段:開始是輸出產(chan) 品,通過產(chan) 品銷售占領市場;其次是輸出資金和設備,通過技術合作、合資,在市場所在地組織當地生產(chan) 銷售;第三步是在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後,采用輸出品牌的方式,帶動產(chan) 品的銷售,從(cong) 而實現以低成本獲取最大利潤的目的。
產(chan) 品經營是經濟比較落後,商品短缺時代的經營方法,而品牌經營是最近剛剛興(xing) 起的,是商品經濟發展,物質產(chan) 品極大豐(feng) 富,社會(hui) 進步的結果,它們(men) 都是適應當時經濟發展狀況的。當然,就現在來說,產(chan) 品經營無疑已經落後了,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品牌經營的思想應該而且已經占據了主流。
就現實情況看,產品經營與品牌經營代表著企業兩種不同的經營哲學,兩種不同的思想觀念。品牌經營比產品經營更貼近消費者,更能滿足消費者較高層次的需求。產品是在工廠所生產的東西,而品牌則是消費者所要購買的東西。在完成購買行為時,消費者首先是看品牌在他們心目中是否留有位置,其影響著購買行為的權衡決定,消費者選擇某種產品的理由就是某種品牌給他帶來的獨有的精神感受。一件產品可以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但一個成功的品牌則是獨一無二的。產品很快會過時落伍,而成功的品牌則是經久不衰的,正如陳年老酒,越久彌香,對消費者產生源源不斷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