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工業(ye) 品由於(yu) 產(chan) 品特性和銷售渠道局限,甚少和終端消費者直接“會(hui) 麵”,所以對於(yu) 在大眾(zhong) 消費品用得“轟轟烈烈”的品牌營銷手段一向不是十分重視。但是,隨著商品環境的改變,工業(ye) 品的生存狀況開始逐步向大眾(zhong) 消費品“靠近”,例如技術、產(chan) 品同質化、價(jia) 格透明化、銷售公開化等等,工業(ye) 品之間的競爭(zheng) 也從(cong) 以往相對簡單的質量、技術、售後等提升到品牌化競爭(zheng) 的階段。那麽(me) ,工業(ye) 品如何實施自己的品牌營銷之路?大眾(zhong) 消費品所施行的眼花繚亂(luan) 的品牌營銷手段又有什麽(me) 可以給工業(ye) 品有效的借鑒和參考?本人僅(jin) 以無妄之心發表一下粗鄙之見,以作拋磚引玉之意。
第一:同質的產(chan) 品,差異化的功能。我想大家都知道寶潔公司,而且我想各位多多少少都用過寶潔的洗發水產(chan) 品。寶潔的洗發水產(chan) 品就是明顯的同質產(chan) 品,差異化功能的例子。例如飄柔,是針對順發的;海飛絲(si) ,是針對去屑的;潘婷,是針對護發的。可謂百花齊放,任君選擇。其實,這幾種產(chan) 品本質都是洗發水,但因為(wei) 寶潔賦予了它們(men) 不同的功能差異,就有了不同的消費人群,也就開辟了不同的消費商圈。
同理,現在工業(ye) 品企業(ye) 在本質技術、產(chan) 品質量等主要元素上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如果大家一味還是拚質量,拚技術,那麽(me) 對於(yu) 客戶來說,等於(yu) 個(ge) 個(ge) 都是差不多的“模樣”,這樣就使他們(men) 陷入一種模糊的心理認知。但是,如果在功能設計上跟對手有一個(ge) 差異化的區別(當然,這個(ge) 功能差異化要符合客戶需求,能突出競爭(zheng) 對手所沒有的特點),那怕這個(ge) 差異隻是小小的改變(這種“技術突破”實現並不會(hui) 太困難),那麽(me) ,在同樣的條件上,客戶就會(hui) 對你的產(chan) 品有一個(ge) 深刻的印象,從(cong) 而產(chan) 生清晰的品牌認識,達到促成購買(mai) 的欲望。其實,國內(nei) 有一些工業(ye) 品企業(ye) 已經成功實行這種差異化品牌的做法。例如山東(dong) 山工機械有限公司就以其裝載機的功能差異化在市場競爭(zheng) 中獲得良好的效益和口碑,極大地提升了品牌形象。
第二:產(chan) 品宣傳(chuan) 形象化,簡潔易明。產(chan) 品的功能是一堆生硬的技術文字或者枯澀的形而上學的理論。如果企業(ye) 直接將專(zhuan) 業(ye) 化的產(chan) 品功能講述給消費者聽,我想極少有消費者能夠明白。所以,大眾(zhong) 消費品極其巧妙地將產(chan) 品功能形象化,將高深變淺顯,將複雜變簡單,使消費者一看就懂。還是以寶潔的產(chan) 品為(wei) 例:大家都看過海飛絲(si) 的廣告吧,為(wei) 了將海飛絲(si) 的去屑功能生動形象地表達,海飛絲(si) 的廣告將頭屑比喻成鉤子,一般洗發水難以有效去除。但海飛絲(si) 卻能輕而易舉(ju) 將這“鉤子”拔掉,並加上百分九十的專(zhuan) 業(ye) 人士測評信賴來加以強調,使有頭屑的消費者看後無不躍躍欲試。
或者有人會(hui) 說,工業(ye) 品不同大眾(zhong) 消費品,工業(ye) 品的使用人群全是專(zhuan) 業(ye) 人士,他們(men) 能理解專(zhuan) 業(ye) 術語所表達的意義(yi) 。這個(ge) 說法沒錯,但我想並不是所有的專(zhuan) 業(ye) 人士都是技術專(zhuan) 家吧,特別是一些起著決(jue) 策作用的管理階層,他們(men) 並不全是學技術出身的,專(zhuan) 業(ye) 的解說估計會(hui) 令他們(men) 覺得“高深莫測”,難以理解。而且,退一萬(wan) 步來說,將複雜的東(dong) 西簡單明了地告訴別人,讓別人能一目了然地了解不是更好嗎?!其實,現在很多企業(ye) 請形象代言人或設計屬於(yu) 自己獨特的卡通形象標識,為(wei) 的就是讓客戶通過簡單的溝通手段就能明白公司或產(chan) 品的功能意義(yi) ,從(cong) 而讓客戶輕鬆理解,使品牌形象深入客戶內(nei) 心。像米其林輪胎那個(ge) 胖乎乎的“必比登”卡通人(在中國改稱為(wei) 米其林輪胎先生),就讓人一眼就知道是屬於(yu) 米其林輪胎的,而且代表著米其林輪胎關(guan) 懷和環保的意義(yi) 。
第三:引導市場,教育客戶。
現在國內(nei) 的工業(ye) 品企業(ye) 很多時候都是“以客為(wei) 先”,按照客戶的需求來製造產(chan) 品。很少有企業(ye) 具有前瞻性的眼光,開發出可以領先市場的產(chan) 品。當然,這種做法也是現實的,因為(wei) 先行者麵對的往往是未知的情況,做得不好,很可能就是自己成為(wei) 了市場的“烈士”,為(wei) 後來者開辟了道路。但是,這種做法也就局限了國內(nei) 企業(ye) 缺少創造性,很多時候是采取“拿來主義(yi) ”做事,使企業(ye) 難以有質的發展和提升。
其實,開發具有領先性的市場產(chan) 品,對於(yu) 企業(ye) 來說是搶占市場先機的基礎。例如早十幾年前寶潔推出“舒膚佳”殺菌香皂的時候,當時的國內(nei) 市場狀況是消費者普遍還是將香皂認為(wei) 隻是用來清潔(包括淋浴、洗衣、甚至洗頭)的產(chan) 品,根本沒想到香皂還有殺菌的功能。但是寶潔堅持舒膚佳的殺菌功能,並持續不斷地對市場進行宣傳(chuan) 教育,結果是今天如果你想起殺菌的香皂產(chan) 品,大多數人肯定第一時間就會(hui) 想到舒膚佳。由此,舒膚佳奠定了殺菌香皂第一的市場地位,並且後來者根本動搖不了它的領頭位置。而且在這個(ge) 基礎上,舒膚佳還順應潮流趨勢推出了淋浴露、洗手液等新產(chan) 品,可以說是完全占領了“殺菌”日用品市場的絕大部分江山。所以,有付出就有收獲,舒膚佳可以說給我們(men) 國內(nei) 企業(ye) 上了一堂很好的市場營銷課。
第四:公關(guan) 為(wei) 王,塑造品牌價(jia) 值。工業(ye) 品企業(ye) 或者是由於(yu) 行業(ye) 的特質,對於(yu) 企業(ye) 的推廣總是低頭“默默耕耘”,很少主動來宣傳(chuan) 自己,更不要說像大眾(zhong) 消費品一樣用立體(ti) 的傳(chuan) 播來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了。其實,工業(ye) 品的宣傳(chuan) 方式確實有異於(yu) 一般的大眾(zhong) 消費品,最主要是因為(wei) 受眾(zhong) 群體(ti) 不一樣。但是,這樣並不意味工業(ye) 品就可以“有麝自然香”。現代商品社會(hui) ,誰先搶占客戶的心理位置,誰就獲得搶占市場的高地。其實,我覺得工業(ye) 品在宣傳(chuan) 方法上完全可以參考大眾(zhong) 消費品的一些做法,例如適當製造一些有新聞效應的“公關(guan) 事件”(當然是正麵的),通過媒體(ti) 的跟蹤報道來吸引社會(hui) 眼球,達到塑造和提升品牌價(jia) 值的效果。這些公關(guan) 事件並不是硬性的廣告宣傳(chuan) ,而是通過對社會(hui) 公益的實踐,讓客戶對企業(ye) 品牌產(chan) 生認同感,從(cong) 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客戶的消費心理。例如安利紐崔萊就通過讚助“萬(wan) 人長跑活動”來宣揚其產(chan) 品“有健康才有將來”的品牌概念,並且請來亞(ya) 洲神鹿王軍(jun) 霞和跨欄王子劉翔助陣,取得了宣傳(chuan) 和品牌雙提升的效益。還有,普利斯通輪胎響應世界環保低碳的理念,正在全世界宣傳(chuan) 其植樹環保的概念,讓人對其品牌形象又有了一個(ge) 新認識。
工業(ye) 品由於(yu) 行業(ye) 固有的特點,合適的宣傳(chuan) 手段並不太多。而“公關(guan) 事件”一方麵可以宣傳(chuan) 企業(ye) 和產(chan) 品,另一方麵可以塑造正麵的品牌形象,可以說是一舉(ju) 兩(liang) 得,是工業(ye) 品宣傳(chuan) 應該經常采取的有效方法。
對於(yu) 如何更好地打開工業(ye) 品的品牌營銷之路,是所有從(cong) 事工業(ye) 品行業(ye) 人員值得深思的一個(ge) 話題。商品社會(hui) 越發展,商品之間的競爭(zheng) 就越激烈,品牌的價(jia) 值體(ti) 現就越明顯。套用卡耐基的一句話:你可以拿走我的工廠,也可以拿走我的人,但不可以拿走我的品牌!